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重慶渝北區政協——
現場辦提案 效果看得見本報訊 “深入調研協商,找準問題癥結,增添有效措施,讓中小企業真正‘轉’出實效,體現了政協提案的貢獻度。”近日,在重慶光大產業有限公司召開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上,渝北區政協副主席唐密如是評價道。
此次協商圍繞區政協科學技術協會界別集體提案《關于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實融合水平的建議》展開。提案針對部分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出現的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問題,建議從強化政策整合落實、設立專項轉型基金、提供專業精準指導、高效展示推廣成果等方面加大力度,促進中小企業數實融合水平提升。
提案辦理進展如何?推進中還存在哪些堵點?區政協聚焦提案辦理關鍵環節,通過實地調研和座談協商深化提案辦理協商機制,讓提案辦理過程從車間一線延伸到圓桌會場,推動提案建議從“紙面”落到“地面”。
重慶大江至信模具工業有限公司車間內,委員們緊盯著數字化大屏上跳動的生產數據。“過去人工排產需2小時,現在系統10分鐘搞定。”企業負責人介紹道。委員追問:“轉型投入產出比如何?”負責人回答:“總投入150萬元,產能提升30%。”委員們建議:按轉型效果后補助、精準“滴灌”,結合改造后企業收益增比適當收取改造費,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來到光大產業集團安全帶總成數字化車間,機械臂精準揮舞,每12秒便下線一條安全帶。“系統集成后,生產效率提高33.45%。”技術負責人興奮地介紹。大家感嘆:“轉型必須堅持效益目標從管理痛點切入,找到‘轉什么、怎么轉’是關鍵!”
座談中,針對企業轉型困惑,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杜健勛委員建議,政府搭臺,從政策引導、平臺建設、營商環境等方面為企業提供良好氛圍,讓企業大膽創新創造,變“要我轉”為“我要轉”。廖鴻義委員提出,希望政府部門組織供應商與金融機構洽商合作,開發更多免費試用產品,讓企業嘗到數字化改造“甜頭”,然后按市場化實施改造。湯淳委員認為,數字化轉型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企業作為使用端也要加強數字化研發,提升平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實效性。
“委員們的建議既有前瞻性又具操作性,我們將充分吸納,修訂數字化轉型2.0版本。”提案辦理單位渝北區經濟信息委負責人現場拋出“路線圖”:依托“渝企云”分享成功轉型案例,推廣輕量化方案引導企業循序漸進,增強企業轉型的積極性;2025年再爭取市級資金3000萬元,創新“數字化專項貸”,以市場化模式降低轉型風險,打消企業“不敢轉”的顧慮;以汽車零部件、智能裝備為突破口,構建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發揮專家團隊作用,幫助企業有效實施數字化轉型。
散會時,看到光大產業園的貨車正滿載新配件疾馳在路上,委員們不由得感慨:這場帶著“機油味”的協商,讓政策直通基層,讓訴求直通決策層,為助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揮了積極作用。(楊青 王宗川 凌云)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