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2025年第三期 2025年第二期 2025年第一期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一期 2023年第六期

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5年第三期

凝望厚土

2025年06月16日 15:39  |  作者:李松雷  |  來源:《畫界》2025 年5月第3期 分享到: 

繪畫藝術于我而言,是融入骨髓的精神血脈,它早已超越單純的技藝表達,成為生命體驗與文化認知的具象化呈現,而“鄉土”則是自己無法割舍的創作母題與靈感源泉。近年來,我始終嘗試以水彩為媒介,構建具有厚重拙樸視覺表征的審美意象,一種飽含“厚土意象”的人文情感與視覺場域。

1-120-143

厚土之午夜牛市(透明水彩) /李松雷

將藝術的根系深扎于具體生活是準確表達鄉土情境與情感的唯一路徑。我的《厚土》系列創作,始終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創作過程中深入生活,捕捉最真實、最鮮活的創作素材,全力捕捉最本真質樸的畫面。比如,“茶館”系列的創作靈感,源自安徽淮北臨渙古鎮。這個擁有千年歷史的茶文化空間,宛如一座活態的文化博物館,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內涵。從明代延續至今的棒棒茶俗,經龍須泉水沖泡后,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構成了民俗學意義上復雜而精妙的文化符號系統。老茶客腰間的煙袋,記錄著歲月的痕跡;帶茶漬包漿的茶具,訴說著無數的故事;融合鏗鏘與婉轉的大鼓書,傳遞著獨特的藝術魅力。這些元素相互交織,共同編織成一張兼具物質性與精神性的文化網絡。

1-120-145

厚 土(透明水彩) /李松雷

從社會學視角來看,老茶館作為一個公共空間,具有多重社會功能。哈貝馬斯提出的公共領域理論認為,公共空間是市民進行交流、討論和形成公共意見的重要場所。在傳統社會中,臨渙古鎮的老茶館正是這樣一個公共空間,它不僅是人們飲茶休閑的場所,更是重要的社交媒介、議事平臺與情感紐帶。在這里,茶超越了飲品的基本屬性,成為??滤缘摹拔⒂^權力場”。人們通過飲茶、聊天、聽書等活動,構建起傳統社會的關系網絡,傳承著特定的價值體系。老茶館原生狀態的存續,在現代性進程中顯得尤為珍貴,它是“文化返場”的生動注腳,深刻折射出都市文明對鄉土精神的隱性渴求。在創作“茶館”系列時,我多次深入臨渙古鎮,長時間觀察茶館里人們的生活狀態、交流方式,記錄下各種細節。我試圖通過畫筆,將老茶館的獨特氛圍、人們的情感交流以及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一一呈現在畫紙上。

1-120-146

悠悠茶語(透明水彩) /李松雷

“牛市”題材的創作,則聚焦于農耕文明的核心場域。在午夜交易場景中,牛的低哞、行話的暗語、袖筒摸價的傳統交易方式等元素,共同構成了農業社會獨特的經濟文化密碼。這些在現代商業文明沖擊下逐漸被邊緣化的民俗事象,在我作品的畫面中轉化為視覺人類學的文本。視覺人類學強調通過圖像來研究人類文化和社會現象。在牛市題材的作品中,牛糞氣息與燈光交織的場域,不僅僅是一個物質空間,更具有深刻的精神象征意義。黃土地掩埋著無數的歷史層積,而牛市交易儀式的存續,展現出文明傳承的強大韌性。每一次交易,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人們對土地的敬畏和依賴。在創作過程中,我常常在牛市交易的現場,感受著濃厚的生活氣息,觀察交易雙方的肢體語言、表情神態。我希望通過對這些細節的描繪,讓觀者感受到農耕文明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在工業文明語境中,重構農耕文明的價值坐標系。

1-120-149

老茶館(透明水彩) /李松雷

我的創作實踐始終踐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傳統畫論,并結合當代藝術發展趨勢,賦予其新的內涵與表現形式。在物象處理上,我拒絕自然主義的鏡像再現,而是積極探索色彩、線條和形態的表現力,構建超越現實的意象世界。從格式塔心理學角度來看,色彩具有強烈的情感表現力,不同的色彩能夠傳達不同的情感和意義。在“茶館”系列中,我選用紅褐茶漬的色彩,象征著歲月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在牛市系列中,以土黃作為基調,表現黃土地的質樸和蒼涼。

1-120-150

茶記之暖冬(透明水彩) /李松雷

線條是中國繪畫的重要元素,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我通過斷裂筆觸表現歲月滄桑,讓觀者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痕跡;運用流暢線條勾勒生活韻律,展現出生活的活力與美好。在形態處理上,我將人物輪廓提煉為具有雕塑感的幾何形,突出人物的精神特質和內在氣質。這種“以形寫神”的實踐,暗合宗炳“澄懷味象”的美學觀。通過對視覺元素的符號化轉譯,使畫面成為承載文化記憶與主體情感的精神容器。例如,在茶館系列中,老茶客的坐姿動態并非精確的人物寫生,而是通過軀干線條的弧度與手部關節的轉折,傳遞出歷經歲月沉淀的沉穩與悠然,實現“形神兼備”的審美追求。

在充滿流動性的場景中,速寫成為我捕捉“瞬間真實”的核心技法。我秉持“百練成一稿”的創作觀,通過大量現場速寫積累動態素材??焖俟P觸在記錄人物動作的同時,更成為情感的外化形式。在牛市系列中,交易雙方袖筒中交疊的手部線條,以簡練的頓挫轉折,既呈現肢體語言的微妙博弈,又暗含傳統文化中“默契”與“誠信”的價值隱喻,使瞬間動態升華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化符號。每一次速寫,都是我與生活的對話,是我對生活瞬間的捕捉和提煉。

面對復雜的生活場景,我采用平面化處理策略,通過圖底關系的重新建構、色彩塊面的并置對比、透視法則的主觀調整,將三維空間轉化為具有現代構成感的二維畫面。這種處理并非對西方現代主義的簡單模仿,而是對中國傳統繪畫“計白當黑”“超以象外”美學的當代演繹。正如在茶館系列中,我將人物與茶具歸納為大小不一的幾何色塊,通過紅與黑的色域對比強化空間層次,背景的虛化處理則讓觀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主體形象上,增強了畫面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這種平面化處理方式,既保留了傳統繪畫的美學精髓,又賦予作品現代藝術的形式感。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AI繪畫帶來了新的技術挑戰。AI憑借強大的算法和數據處理能力,能夠模擬各種藝術風格、計算色彩搭配,但它無法復制人類在特定文化語境中的生命體驗。臨渙茶館的茶香、牛市交易的體溫、老茶客眼神中的歲月積淀,這些構成畫面靈魂的“情感顆?!保ㄓ型ㄟ^畫家在生活現場的沉浸式觀察、在創作過程中的身體性介入,才能轉化為具有精神密度的視覺文本。海德格爾在探討技術時代的藝術時指出,藝術的本質是對存在的揭示和呈現,它需要人類的創造性和情感投入。畫家作為“文化感受器”的主體存在,不僅是圖像的生產者,更是文明的解讀者、情感的轉譯者。當畫筆觸碰紙面時,留下的不僅是顏料痕跡,更是個體生命與時代精神的共振波紋。在AI試圖重構藝術生產邏輯的當下,我更執著于用傳統媒介記錄“不被現代文明稀釋的珍貴”。那些在城市化進程中逐漸消逝的鄉土記憶、在數字化浪潮中堅守的文化基因,通過水彩的透明與厚重、線條的粗放與細膩,在畫紙上獲得永恒的生命。我相信,這種融入了人類情感、體驗和思考的藝術作品,才具有真正的藝術價值和生命力。

回望創作歷程,我深刻認識到,真正的鄉土繪畫不應是對傳統的簡單復刻,而應是在現代視野下對文化根脈的重新激活。當我用畫筆描繪臨渙茶館的煙火氣息、牛市交易的傳統儀式時,實則也嘗試構建一部視覺化的“鄉土精神譜系”。在未來的創作中,我將繼續以深情的筆觸深耕這片厚土,不斷探索水彩媒介與鄉土題材的更多可能性,讓水彩的水色交融與黃土地的質樸厚重形成更富張力的對話。 

1-120-147

李松雷

民盟盟員,淮北市書畫院專職畫家,畢業于淮北煤炭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文聯“551”青年藝術家骨干,安徽省連環畫藝委會副秘書長,安徽水彩藝委會理事,淮北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淮北市民盟書畫院副院長。

作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三次入選該展并兩次入選進京優秀作品展),第二屆全國水粉、第三屆全國小幅水彩作品展,第十二屆全國水彩粉畫作品展,第三屆深圳國際水彩展,“國之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等。


責任編輯:張月霞

未標題-1

1


編輯:畫界 邢志敏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 久久高清亚洲免费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青青久在线视频视频在线 | 五月天中文字幕综合网 | 日韩精品旡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