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山西永濟市政協建言革命老區建設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如何推進革命老區鄉村全面振興?山西省永濟市政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動特色產業帶動鄉村建設,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展現新作為。
走在東開張村的街巷沃野,新農村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美景撲面而來,設施大棚、特色產業如畫軸般徐徐展開。這是6月初,市政協在東開張村革命老區村、西開張村革命老區村、洗馬村革命老區村調研時看到的畫面。
東開張村生態宜居、民風淳樸、紅色文化積淀厚重。一個3000余口人、7800畝耕地的農村,兩年前實現了人均收入逾2.5萬元的水平。村莊街道實現硬化、亮化、綠化、美化,黨群服務中心、停車場、體育場、高標準舞臺、老年活動中心等一應俱全。
“我們在立足村域資源突出發展棉紡土布和冬棗種植的同時,還發展鄉村旅游和土地流轉設施大棚租賃,基本實現了主業突出、輔業并舉,多元發展、風險分散。”村支書余艷平向調研組介紹。
通過鄉賢能人為鄉村振興注入“賢動力”,成功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這是參加調研的政協委員的共識。大家一致認為,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重點培育一批“田秀才、土專家”等鄉土實用人才以及真心實意為民謀利的好帶頭人,帶領村民走上共富之路。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革命老區村集體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
虞鄉鎮洗馬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小鎮和西瓜之鄉;西開張村開展水土治理,利用鹽堿地開發養殖南美白對蝦基地,帶動村民致富,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典范……
革命老區煥新顏,振興發展正當時。委員們提出,要立足鄉村資源稟賦,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鼓勵支持特色生態種養、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農村新產業、新業態集群式全鏈條發展。
“要在同舟共濟中跑出經濟社會發展加速度,結合生態、資源、勞動力等稟賦,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蔽瘑T們還呼吁,對于老區鄉村的建設發展,要在政策引導、資金支持、項目布局、人才配備、營商環境等方面給予重點關注。(通訊員 楊陽 本報記者 王泳)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