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聚焦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

——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4%的背后

2025年06月11日 16:47  |  作者:本報記者 王菡娟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村里的水站改造后,雨天水渾濁、旱天缺水的情況就再也沒發生過。現在真是山好水好風景好,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在浙江省遂昌縣三仁畬族鄉排前村,村民雷大姐忙了一上午農活兒,走進家門擰開水龍頭,清冽如甘泉般的自來水嘩啦啦地流了出來,雷大姐邊洗手邊高興地說。

如今,越來越多和雷大姐一樣的農民喝上了“放心水”“省心水”。

農村供水事關億萬民生福祉。一組數據顯示,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4%、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65%,近半縣域實現了農村供水縣域統管。

工程布局日益完善

確保“有水喝”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建設農業強國必須把住這個命脈,夯實水利根基。”全國政協委員、水利部原副部長田學斌表示。

鄉村振興,水利先行。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田學斌曾表示要圍繞鄉村振興標志性工程,加快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以縣域為單元,全面推行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大力推進集中供水規模化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推動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和專業化管護全覆蓋。

什么是“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

據介紹,水利部在充分調研和總結地方經驗基礎上,2023年創新提出了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3”就是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大力推進集中供水規模化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1”就是積極推進縣域統管和專業化管護。

讓水利人頗為驕傲的是,經歷兩年多的探索和努力,這一建設管護模式已在全國多地開花,成為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

2023年,時任浙江省省長的王浩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遂昌縣下訪接訪,遂昌縣人大代表、三仁畬族鄉排前村黨支部書記雷月新現場反映了喝好水難的問題。“省長聽完后,當即就說要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單村水站改造提升。”雷月新回憶道。

一場回應全省剩余不到4%山區海島群眾“喝好水”需求的單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動由此鋪開,推動8828座單村水站改造提升,受益人口242萬。通過覆蓋替代、新建改建、鞏固提升“三個一批”開展單村水站改造,并實施縣域統管,浙江農村供水做到了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依托足水源、建設大水廠、鋪設大管網,山東88個縣全域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平原區實現全覆蓋;累計建設骨干水廠136座,新增覆蓋人口947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6%。

在河南,依托“八橫六縱”水網主框架,安徽依托引江濟淮工程,兩年來以優質地表水源置換不穩定地下水源,兩省4600萬農村人口喝上優質地表水,有效解決了豫北地下水超采和皖北飲水型氟超標問題,大幅降低了水處理成本。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區努力構建城鄉一體供水新格局,實施自來水廠擴建和管網建設工程,超前滿足2035年遠期用水需求,建成城鄉供水管網724.4公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規模化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均達100%。

放眼全國,在水利部的推動下,各省級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全部經省級人民政府同意后印發,將“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完整地體現在規劃里,覆蓋全部農村供水人口。

運行管護快速提升

守護“喝好水”

“我從小在村里長大,如今成為水站統管員,參與單村水站的管護工作,讓街坊鄰居喝上放心水、幸福水是我工作的動力!”在浙江松陽縣四都鄉榔樹村,陳李峰告訴記者。

作為附近有名的民宿村,四都鄉榔樹供水站提升改造完工,有效破解了旅游旺季民宿、餐飲等供水不足問題。負責榔樹供水站的縣級統管員陳李峰隔兩天就要到供水站巡查,打開手機里的農村供水智慧管護App,巡查路線、故障處理等功能一應俱全。

農村供水工程三分建、七分管。水利部按照“建好更要管好”理念和“政府監管、企業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思路,大力推進全國近半縣域實現農村供水統一管理、統一監測、統一運維、統一服務。

“我們壓實行業監管、專業統管、屬地協同責任,強化農村供水縣級統管,提升供水服務能力。”浙江省水利廳廳長李銳介紹,全省以縣為單元分片分區設置服務網點,構建農村供水2小時服務圈,很多地方已經實現30分鐘、1小時速達。

截至2024年底,浙江省農村供水縣級統管全覆蓋,其中76%的縣(市、區)實現了縣級城鄉水務統管。

2024年,吉林省德惠市將農村供水統管中心改制為農村自來水公司,全市372處集中供水工程全部收回企業統管,統一設施管理、統一調配資源、統一水費標準、統一服務承諾,一體化建設、信息化監測、規范化管理、優質化服務的農村供水保障體系正逐步建成。

為了讓群眾喝上放心水,河南編制《河南省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指導手冊》,全省60個縣(市、區)實現縣域統管,80%規模化工程實現了標準化管理。同時,在全省范圍實行農村供水限時服務承諾制,建立問題處置“155”辦理機制(1天內核查、5天內辦結、長期整改5天內制定方案),供水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守護好農村供水工程成果,落實維修養護資金是第一要務。“近兩年,中央財政每年安排30億元左右,帶動地方加大投入,支持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維修養護,今年還將完成5萬多處養護任務。”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二級巡視員張學進介紹。

改革攻堅深入推進

保障“喝得好”

農村供水事關億萬農民福祉。在政協委員們看來,我國幅員遼闊,自然資源稟賦不同,農村供水條件千差萬別,找到“清潔足量水源”和打通“最后一公里”不僅靠政策和資金支持,還要有工程和技術的支撐。

為了確保群眾“喝得好”,各地在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中也持續開展技術創新。

北京、吉林、浙江、安徽、寧夏、江西、山東、湖南、新疆等9省(區、市)建成農村智慧供水省級平臺,709個縣域平臺、230個數字孿生農村供水工程“云端守護”,實現水量、水壓等關鍵參數在線監測,水泵機組、凈化消毒等主要設施設備實時監控、遠程操作,每個水源點、供水點動態監測、實時預警。

無疑,走在農村供水改革創新道路上,數字驅動、智慧賦能正成為各地農村供水改革創新的著力點。

但全國政協委員、水利部總工程師仲志余也坦言,“農村供水保障還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應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配套完善凈化消毒設施設備,強化水質檢測監測和衛生監督,加強部門間水質數據共享,確保供水水質安全。應加大對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的財政資金、金融信貸、用地用電等優惠政策支持力度,對中西部地區予以適當傾斜。”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水利廳廳長葉敏在調研中發現,福建的小型水利工程雖然在保障農村供水、農業灌溉、度汛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卻在專業化管理、管護資金、管護標準等方面存在問題。

葉敏也建議,“加大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制定統一管護標準,鼓勵以市域或縣域為單元集中管護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讓農村的水利工程建得好、管得好、長效益。”

田學斌則建議,“要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深入實施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加強凈化消毒設施設備配備和水質檢測監測。”

今年,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和《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水利部將加快健全農村供水保障體系,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努力奮斗。”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副司長周雙說。

編輯:李律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a在线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片在线观看天堂 | 亚洲国产一二三区欧美日韩 | 日本有码aⅴ中文字幕 |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