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進 農工黨 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盟 人物風采 史料縱覽

首頁>多黨合作>民盟

只為洱海泛清波

——2025年民盟江蘇省委會參與民盟中央專項民主監督調研綜述

2025年06月07日 10:46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江蘇民盟1(7400513)-20250607103600

調研組在洱源縣上海蔬菜集團洱源海菜花種植基地調研

蒼山巍峨聳立,洱海碧波蕩漾。5月15日至16日,為落實民盟中央關于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云南段)民主監督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對口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監督機制效能,民盟江蘇省委會與民盟云南省委會聯合組成生態專家調研組,奔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大理市,開展專項民主監督調研。

調研組成員來自環境工程、水利規劃、生態修復等多個領域,他們以專業的視角探尋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有效路徑。

海菜花成了致富“金疙瘩”

在洱源縣,調研組一行先后前往鄧北橋濕地、海菜花產業研究基地、西湖幸福閘和茈碧湖碼頭,深入了解洱源縣在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入湖污染負荷削減、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的工作情況,與當地生態環境部門、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探討源頭污染防控難點與創新治理路徑。

“農業因生態環境污染而縮減,有什么應對舉措?”

“生態和經濟發展的平衡點如何保持?”

“現階段洱海的治理有哪些科技手段?”

針對調研組提出的所有問題,洱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宋炳昌一一解答:

“我們通過‘小塘并大塘’水系重組、沉水植物矩陣培育等創新舉措,不僅讓濕地削減了60%的農業面源污染負荷,還孕育出規模化海菜種植產業。”

“在進行生態保護的同時,大力發展海菜花特色產業。據統計,目前,洱源境內人工種植的海菜花已超過2000畝,年產值達上千萬元。”

“大理西湖幸福閘通過‘彈性調度’模式實現水系動態平衡。雨季時閘門化身‘安全閥’,可削減30%的洪峰流量;旱季則變身‘輸液管’,讓西湖水體年交換量提升3.2倍。”

這樣的交流內容,讓雙方都倍感欣慰。

曾幾何時,洱海連續兩次暴發大規模藍藻水華,整個湖面被厚厚的藻類覆蓋,不斷散發出令人窒息的腥臭味。沿岸居民日常無法正常用水,旅游業更是遭受重創。

為此,大理州經歷了多年生態保護行動,才有了今日生態指標的顯著提升。

“三年前這里還是被農田包圍的‘死水塘’,如今已成為日處理2萬立方米污水的‘生態腎’。”在鄧北橋濕地,洱源縣濕地保護管理中心負責人楊春冰介紹,水面漂浮的白色海菜花田延展如云,正帶動周邊12個村莊形成“濕地管護﹢生態種植”的綠色發展模式,畝均增收達4000元。

調研組到達洱源縣三江源水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時,工人們正忙著將新鮮采摘的海菜花打包裝箱。

“這種洱海特有的水生植物,現在可是我們的‘金疙瘩’。”在一旁直播帶貨的白族姑娘笑著說,“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收入也增加不少。”

洱源縣三江源水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志明更是自豪地介紹,通過各大電商平臺,家鄉的海菜花遠銷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甚至還有不少出口到泰國、越南等國家。

好生態為旅游熱保駕護航

一路走一路觀察。在調研時,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吳挺峰發現,洱海的生態保護行動中,現階段的產業轉型發展正處于“陣痛期”。“洱源縣作為洱海主要水源地,雖然通過發展海菜花種植和生態旅游等綠色產業實現了經濟平穩過渡,但因為之前關停6家重污染企業,調減大蒜種植面積3.2萬畝,削減奶牛存欄1.5萬頭,這部分傳統產業從業者面臨收入減少、就業困難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他們的扶持和引導,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產業發展模式。”

“‘陣痛期’是難免的,但我們會堅持把生態保護實踐到底。”洱源縣洱海流域管理局局長柯燦東說,過了這一階段,就一定能找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新路。

工作人員介紹,如今,當地相關部門將環境治理成效與集體經濟收益掛鉤,形成了激勵機制。當地社區每戶持有的“生態責任檔案”詳細記錄生活污水處理達標率、垃圾分類質量等指標,相關數據直接轉化為年終集體收益分配依據。

于是有了眼前這樣的情景——白族漢子劃著豬槽船打撈漂浮物,孩童們舉著竹夾撿拾灘涂垃圾,銀飾叮當的“金花”們在廊道旁栽種海菜花。在調研過程中,調研組切實感受到當地居民的環保意識的增強。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總工程師王智源表示,環境行為積分體系確實有效激發絕大部分常住農戶的責任心,他們自覺參與污染物管控,使流域氮磷負荷大量削減,相當于替代數千噸化學肥料投入,這樣的環境共治模式對鄉村生態振興產生明顯的助推作用。

“如今,漫步在生態廊道上,看到村民在跳廣場舞、孩子們騎小單車嬉戲打鬧,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揚州高郵市水利局河湖長制工作協調辦水利工程管理工程師王芳說,全長129公里的生態廊道,串聯起洱海周邊的美景,成為游客們的打卡勝地。

大理盟員梁昊丹說,再到村莊調研時發現從前的簡易廁所已銷聲匿跡,多了許多干凈整潔的星級公共廁所。由于建設了環湖截污工程和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被全收集,蚊蟲蒼蠅明顯減少。村莊里的垃圾收集員每天定時騎著三輪車收集村民的垃圾,洱海邊的灘地上也時常可見村民保潔人員忙碌的身影。

“洱海生態變好,游客多了起來,村里村民就把房子改造成了民宿。”大理盟員段杰是洱海邊的“土著”,他親眼見證了家鄉的發展變化。他開心地介紹,每到旅游旺季,村里一房難求。游客們不僅來自全國各地,還有不少外國友人。“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回到家鄉,加入旅游行業中來。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據了解,2024年大理擁有超10000家民宿酒店,產值超過10億元,帶動就業30萬人以上,全年游客接待量達1.1億人次。這些數字的背后,是洱海生態保護帶來的巨大成效,也是洱海周邊生活變化的有力見證。

幸福閘下的治理之道

大理西湖的幸福閘,是一座融合了白族治水智慧與現代科技的水利樞紐。“用機器特制的多孔結構石塊堆砌護岸,如同給河道裝上‘生物濾芯’,可讓苦草與底棲生物構建起微型生態系統,使面源污染攔截效率提升至35%。”仔細觀察了幸福閘下游火山石生態護岸,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湖泊環境與工程研究室副研究員馮慕華一語道出其中的奧妙。

治水興水,離不開先進水利科技的保障。用科技手段打造洱海邊的生態環境,是民盟江蘇省委會和民盟云南省委會在專項民主監督工作中持續關注的一項長線課題。

構建覆蓋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建成6座下沉式污水處理廠,定期開展魚類增殖放流、生態調控和水生植物種植等工作……

宿遷市宿城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工程師高玲姝說,大理的好做法令人印象深刻,“深切地感受到當地綠色發展的強勁勢頭”。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江蘇省委會副主委王媛認為,洱海治理是復雜而長期的任務,一定要深挖根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她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科學協作、依法治理。洱海的保護與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環保、水利、林業、農業等多個部門的緊密配合,要依法依規,建立健全洱海保護的長效機制,確保洱海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是深挖問題根源,推動水資源與水文化可持續發展?。要善用現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提高洱海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實現精準治理和科學管理,推動洱海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三是加強交流合作,發揮高校院所智力優勢?。江蘇在平原湖泊、水網治理上有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希望兩地加強交流,促進江蘇在湖泊治理與洱海治理的經驗互相轉化。

調研組負責同志表示,民盟江蘇省委會與民盟云南省委會將會進一步溝通協商,共同致力于洱海保護工作,相信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編輯:薛海春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性福利网站 | 日本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 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五月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