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大家談
關注“銀發”的關注
203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預計將達3.9億人,“銀發經濟”發展潛力巨大。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
全國政協5月下旬召開的第九次遠程協商會,議題便是聚焦“銀發經濟”。與會委員發言角度多維:如何保障老有所養、服務老有所學、助力老有所樂、鼓勵老有所為、支持老有所得?如何用好閑置資源降低成本、用好社會資源創新模式、用好生態資源環境反哺、用好網格資源互助養老?如何培育壯大照料服務產業、出臺支持居家照料政策、促進家庭幸福產業發展?如何引領發揮好市場作用、強化智能科技賦能、整合銜接支持政策?……
發言幾乎涵蓋了“銀發經濟”的各個層面與環節。關注點不一而足,但說到發展的堵點難點,大家的基本共識是“供需結構不匹配”。處于發展初期的銀發經濟,供需兩端還不“熟識”,尚需磨合。
于是我們需要思考:應該關注“銀發”什么?“銀發”正在關注什么?
不可否認,這兩者之間既有交集,也必會存在差異。例如當前社會更加關注“消費潛能”,而“銀發”更加關注“健康幸福”。這兩個尚有錯位的“關注”如何最大限度地重合起來,應該給予更大的關注,方能有效解決那些堵點和難點。
不同的老年人各有不同的急難愁盼,需要多種多樣的產品服務。如果能夠真正做到“你的切實需求,我的有效供給”,不僅善莫大焉,而且市場廣闊。(楊小波)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