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民政協報·福建省政協融媒體中心>臺港澳僑
“閩臺數字生態設計賦能鄉村文旅新場景”主題活動在福建福州舉辦
以數字賦能讓兩岸鄉村文旅更有“科技范”
一部手機,一份錦囊妙計,一張地圖,即可開啟一段跨越兩岸的探秘之旅。時至今日,在閩臺鄉村,數字技術不但催生文旅新業態,還賦能鄉村游“潮”起來、“活”起來。
如何進一步深化兩岸文旅交流合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5月23日至25日,“閩臺數字生態設計賦能鄉村文旅新場景”主題活動在福建福州舉辦,來自兩岸高校、省內外行業協會等百余名設計學與鄉村文旅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索“生態保護—數字創新—文旅發展”發展模式,為福建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在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實踐中,鄉村文旅既是延續兩岸鄉愁、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重要載體,也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期間,在主題講座環節,兩岸專家學者圍繞文旅融合、人工智能、設計賦能等主題,從不同維度為閩臺數字生態設計賦能鄉村文旅新場景詮釋了多元化的“解鎖”方式;在實踐教學環節,大家實地走訪了永泰縣嵩口古建筑群保護示范區,對夯土技藝活態傳承、古厝功能活化利用等創新實踐進行參觀指導。
省文旅廳副廳長肖長培表示,要順應數智化時代到來的發展浪潮,以數字賦能讓鄉村文旅更有“兩岸情、科技范、文化味、煙火氣、時尚感”,為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探索新路,樹立示范和標桿。
福建農林大學副校長鄭寶東說,期待通過此次主題活動,在數字技術與生態設計的交融中激發創新靈感,在閩臺文旅融合的實踐中達成共識,使學術成果真正轉化為鄉村發展的實際生產力。
為打造鄉村文旅產業升級的“加速器”,此次活動還為數字賦能鄉村文旅合作示范單位頒發證書,并設置了研究生分論壇,進一步拓寬了學術視野和專業知識。同時,依托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兩岸高校將持續攜手在數字技術賦能生態保護、鄉村文旅場景創新等領域進行深入探索。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