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
改革潮頭匯智 賦能文化新篇
——2025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側記
五月的鵬城,改革潮涌激蕩文化創新活水。2025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在深圳盛大啟幕。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文藝界代表圍繞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主題,以思想碰撞回應時代命題,在改革前沿陣地共商文化強國建設路徑。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設要有新氣象新作為”的重要指示,為論壇注入動力。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繁榮文藝創作論壇上,眾多文藝界代表與學者就文藝創作如何緊扣時代脈搏,反映人民心聲深入探討。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圍繞“新大眾文藝視野下的新文本現象”作主旨演講。他認為,新大眾文藝與數字技術雙向奔赴,雖然是個人表達的集體風貌,但是更容易形成文化共識和感受的共同體,形成中國獨特的敘事體系。面對新大眾文藝的興盛,更應守正創新、激濁揚清,發揮新大眾文藝共同體的作用,弘揚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力量。
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郝戎表示,新大眾文藝的產生,是人民大眾自我表達和審美需求的展現,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現象,應給予保護和肯定,也需引導和規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靳東在“引領與共生: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文化使命與新大眾文藝的創新發展”主題演講中提出,在互聯網條件下的新大眾文藝,呈現出制作主體泛化、媒介深度融合、傳播機制革新三個顯著特征。靳東表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要在流量裹挾的創作環境中,主動承擔起“審美守門人”的責任。院團應聯合平臺,將經典作品與創新性文藝成果,定向推薦給目標受眾,減少低質內容對用戶注意力的侵占,引導大眾文化消費習慣。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形成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特色和優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教授李毅在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論壇上表示。
在中國式現代化已經融入全球化體系和秩序的背景下,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張國剛教授提出,通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吸納西方現代化的優秀成果,既保持中華文化的獨特性、自主性,又實現其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使中華文化成為知識創新的重要源泉和主體力量。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要關注時代問題,全面提升問題意識。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霍巍都將關注焦點放在問題意識與理論創新的關系上。霍巍提出,“問題意識是創新能力的前提,而創新能力反過來也促進了問題意識躍上新的層次。”
論壇上,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學界形成共識:最根本的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持續深化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要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知識創新過程中堅守文化主體性,使中華文化成為知識創新的重要源泉和力量。要不斷拓展中國學術的國際視野,為完善全球治理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更多中國智慧。要深入研究和應對科技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積極探索運用先進技術賦能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2024年以來,電影業繁榮發展,《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等影片提振市場信心,彰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力,中國電影市場體量巨大,觀眾對好電影的需求始終強烈。
電影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備受矚目。論壇上,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視效總監石超群以創新實踐佐證行業飛躍:從《哪吒》1600人團隊到續作《哪吒之魔童鬧海》138家公司4000多人協作,中國動畫5年間實現了從“摸索工業化”到能打“全球硬仗”的跨越,彰顯了文化生產力的躍升。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會讓人興味索然,心生厭倦。”著名導演陳凱歌以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的原話引申出電影創新話題,他提出應避免影片的同質化、同類化。“電影行業整體質量的提高,取決于創新,以及是否有新的發現。藝術和技術的新發現,形式和內容方法的新發現,最終是對人物、人性的新的表達。”
從文藝創作的時代書寫到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建構,從電影行業的技術突圍到全領域的文化創新,聚焦時代命題、搭建交流平臺、引領文化風向,這場文化盛會的舉辦,將進一步凝聚起推動文化創新和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的強大合力。
(本報記者 楊雪 郭海瑾 白楊)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