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實踐探索
強化委員責任擔當 更好踐行“四個凝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政協委員要“強化使命和責任擔當,自覺投身凝心聚力、決策咨詢、協商民主、國家治理第一線的具體實踐”。廣東省東莞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共東莞市委關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推動人民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把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擺在重要位置,通過強引領、搭平臺、抓統籌、促履職,引導廣大委員更好地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東莞實踐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強化委員責任擔當,要注重講政治強引領。我們始終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大力開展委員理論學習和政治培訓,引導廣大委員牢記使命、挺膺擔當、爭做表率。一是增強政治意識。通過構建多層次、常態化、全覆蓋學習體系,持續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引導廣大委員增強政治意識,站穩政治立場,強化政治擔當,無論是在本職崗位還是在政協履職都善于用政治眼光觀察問題,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增強履職意識。通過開展委員集中輪訓、舉辦“委員·主席聊莞事”等教育培訓和談心談話,引導廣大委員珍視政治身份,增強主體意識,提高履職能力,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始終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自覺投身“四個第一線”的具體實踐。三是增強為民意識。通過健全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機制、常態化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引導廣大委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揮橋梁作用,密切聯系群眾,傾聽民聲民意,積極報送社情民意信息,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當好黨的政策宣傳者、群眾利益維護者、社會和諧促進者。
強化委員責任擔當,要注重搭平臺創品牌。我們堅持把搭平臺創品牌與服務全市中心工作結合起來、與彰顯政協特色和界別優勢結合起來,全力打造“十大履職品牌”。一是緊扣服務中心工作創品牌。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東莞城市特色,打造“人才·書記面對面”協商品牌,搭建黨委政府與高層次人才的協商交流平臺。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莞商·市長面對面”協商品牌,架起政商溝通對話橋梁。聚焦“頭號工程”,打造“委員助力‘百千萬工程’行動”品牌,拓展委員服務大局新空間。二是緊扣提升履職質效優品牌。建立政協領導常態化聯系委員機制,激發委員履職熱情,每月舉辦“委員·主席聊莞事”座談會。立足東莞市直管鎮體制,打造面向基層的“莞事好商量”協商品牌,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協同配合。聚焦提案工作提質增效,每年傾力打造10件提得準、辦得好、社會影響大的“年度提案”。會同東莞公共外交協會,攜手媒體共同擦亮“我的東莞故事”外宣品牌。三是緊扣彰顯界別特色樹品牌。聚焦基層治理和民生問題,由社法和人資環委牽頭打造“和美莞家”品牌。聚焦港澳青年委員及“企二代”培養,由港澳臺僑外事委打造“莞菁培育工程”。聚焦“書香政協”建設,由文化文史委統籌打造“書香政協﹢”工作品牌。
強化委員責任擔當,要注重抓統籌聚合力。政協委員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最大化發揮委員作用,必須樹立“一盤棋”觀念,整合“專”的力量,發揮“合”的優勢,推動廣大委員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更好圍繞中心履職盡責。一是做好“跨”的大文章。開展重大課題調研,堅持跨界別、跨專委會、跨行業領域組織專家或有專長委員參與聯合攻關。比如,2024年為辦好首次“人才·書記面對面”協商座談會,我們集中各專委會精干力量,聯合市有關部門開展深入調研,圍繞“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平臺作用”向市委報送了3張清單、87項建議,得到市委主要領導的高度評價。二是彈好“聯”的協奏曲。注重橫向聯動、上下聯動,全面整合政協資源力量。在開展委員助力“百千萬工程”行動中,建立“一委牽頭、多委聯動”機制,帶動各界別委員全員參與。同時,組織鎮街(園區)政協小組與34個村(社區)開展結對共建,落實共建項目超60個。三是下好“合”的一盤棋。組織東莞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圍繞大灣區大學建設、三大科學城協同發展等課題開展聯合調研,形成精準履職的工作合力。
強化委員責任擔當,要注重建機制促履職。我們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健全協商民主機制的重要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契機,提請并配合市委制發《中共東莞市委關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推動人民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著力健全各項制度機制,積極為委員履職創造更優條件。一是強化黨對政協的全面領導。在健全落實市委對政協領導的制度機制基礎上,要求鎮街黨委大力支持政協工作,為在鎮街的市政協委員履職提供有力保障。對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機制,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機制等提出明確要求、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圍繞健全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制,進一步完善重大情況通報、知情明政、決策咨詢等機制,推動委員更好參與協商議政和決策咨詢。三是強化對協商成果的轉化運用。圍繞完善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反饋機制,推動將政協重要協商成果納入黨政工作部署,加強跟蹤督辦,推動協商成果更好落地落實。四是強化對委員履職的考核激勵。評選表彰年度履職優秀委員,引導廣大委員不斷錘煉作風本領,激發委員履職盡責的內生動力。
(作者鄭建民系廣東省東莞市政協主席)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