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實踐探索
串鏈延鏈強鏈 編織為民“服務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政協委員要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認真履行委員職責。”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政協積極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理念,按照“串鏈延鏈強鏈”的工作思路,用好用活為民“服務鏈”,串點成線、連線擴面,著力構建委員履職為民“服務網”,讓群眾真切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串鏈織細網,推動為民服務更具準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協委員“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界別群眾中多做雪中送炭、扶貧濟困的工作,多做春風化雨、解疑釋惑的工作,多做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漣水縣政協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以系統化思維一體推進為民服務“信息鏈、陣地鏈、資源鏈”有效串聯,形成群眾需求與委員服務無縫銜接、精準對接、集成供給的服務網,推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更精準、更廣泛。通過委員走訪、社情民意征集、“有事好商量·碼上議”等路徑,廣泛收集群眾需求,及時組織集中研判,引導委員主動認領,“量身”定制服務項目,形成需求與服務無縫銜接、精準對接的信息網。如,在基層協商議事過程中發現,不少農村老人為年輕時沒有拍攝婚紗照而遺憾,便組織有攝影特長的委員認領心愿,連續3年開展“鏡像圓夢·公益攝影”活動。精準調配17個“委員為民服務超市”“全”的優勢、23個界別群眾聯絡站“專”的特長,同步開展服務為民活動150余場次、惠及特殊困難群體7500余人次。整合委員、社會組織、部門單位等資源力量,提供集成式、一站式服務。如,引入縣中醫院、縣融媒體中心、種植大戶等專業資源,通過做講座、推視頻、種草藥等方式,在全縣掀起了學中醫、用中醫的熱潮。
延鏈織密網,推動為民服務更具深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民生改善作為重要著力點,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愿望,抓住民生領域實際問題做好工作,協助黨和政府增進人民福祉。”委員履職“服務為民”如何更加有效、讓群眾更加滿意?漣水縣政協堅持“群眾需求清單”就是“委員履職清單”,以結構化思維分類延展“時間鏈、主題鏈、對接鏈”,進一步織密織牢服務網“網眼”,推動服務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在“委員固定服務日”的基礎上提供“錯時”服務、“延時”服務,實現為民服務“24小時不打烊”。如,組織文藝界委員、有曲藝特長的委員利用中小學校課后延時、“雙休”等時間段,通過名家示范、互動教學、戲曲展演等形式,成功“圈粉”一批中小學教師及家長和學生。豐富服務內容,在“樂民、便民、惠民”的基礎上新增“強村富民”等主題,連續3年開展“同心米”認領活動,參與對象從市縣政協委員到社會各界人士,助力村集體增收150余萬元。跟進群眾需求,推動“面對面”“固定式”服務方式向“云端式”“行走式”延伸,實現委員為民服務全場景。如,借助“碼”上議平臺,圍繞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助力基層治理、傳承中醫藥文化等主題,采用“現場﹢‘云’直播”的方式開展“政協講壇”。
強鏈織牢網,推動為民服務更具熱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機制,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漣水縣政協以流程化思維建強“規矩鏈、激勵鏈、隊伍鏈”,全方位、立體式構建為民服務網的“四梁八柱”,推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更加持久、更有熱度。出臺關于打造“四位一體”功能室、“委員為民服務超市”、委員履職為民“服務鏈”等工作實施意見,明確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系掛鉤3—4個鎮(街道)、1—2個委員聯絡站和“委員為民服務超市”,專委會具體負責的職責機制,推動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創新打造“委委道來”讀書分享匯,開展“沉浸式”“行走式”“滴灌式”“嵌入式”“頭雁式”分享,分界別組織委員學習觀摩服務為民活動組織開展情況,推動委員變“條線專才”為“服務通才”,集聚更多委員力量。嚴格落實委員履職量化管理辦法和評價細則,創新打造委員“履職成果發布廳”“履職故事分享會”等平臺,在漣水政協公眾號等平臺開設專欄,組織優秀委員分享履職故事、展示履職風采,鼓勵委員在服務為民活動中“站C位、唱主角”,推動委員履職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跟我干”轉變。
(作者姜杰系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政協主席)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