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滿開宏:

新時代思政課改革:深化“三性融合”培育創新型人才

2025年05月20日 14:23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大學思政課要像交響樂一樣,讓政治定力、科學思維與人文情懷和諧共鳴。”深耕思政教育40年的全國政協委員、陸軍裝甲兵學院政治理論教研室教授滿開宏提出新思考。面對人工智能催生的教育變革,這位老思政工作者疾呼:新時代思政課必須深化政治性、科學性與人文性“三性融合”,為創新型人才培養注入思想動能。

在工作實踐中滿開宏發現,當前大學思政課存在“重知識傳授、輕思維啟迪”的傾向,部分課程呈現碎片化、應試化特征,學生機械記憶導致知識難以轉化為創新能力。他表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本身具有深厚的科學基因,從19世紀自然科學大發現孕育的馬克思主義,到21世紀科技革命催生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蘊含著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華為的發展戰略,以及DeepSeek的路徑選擇,都充分地體現了其中的思想光輝。

針對創新人才培養需求,滿開宏提出思政課應著力挖掘“啟智增智”的科學價值和“啟智潤心”的人文價值。他以錢學森系統工程論、華羅庚優選法為例,說明科技創新突破往往源于戰略思維與家國情懷的深度融合。在調研中他發現,現有課程在體系設計、教材內容、教師素養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亟待通過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創新和教學場景拓展,將辯證思維培養與創新潛質開發有機結合。

滿開宏特別提到,大學階段作為人才成長關鍵期,思政課400多學時的課程體量既是育人優勢也意味著重大責任。他呼吁教育工作者深刻理解“培根鑄魂”的課程本質,避免將思政教育簡單等同于知識灌輸,而應通過世界觀塑造、方法論啟迪和人文素養培育,為青年人才奠定創新思維根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思政課更需注重引導學生理解科技創新與社會責任的辯證關系,培養兼具科學理性與人文情懷的時代新人。

這位資深教育工作者表示,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要著眼“政治性、科學性、人文性”三性協同發展合力育人,在守正創新中構建更富時代特色的育人體系,為強國建設輸送更多具有戰略眼光和創新擔當的高素質人才。(任軒)

編輯:位林惠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另类图片区综合区 | 天天国产精品污视频 |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在线偷着国产精选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日韩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