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網(wǎng)絡(luò)中國節(jié)·清明
特寫:白山黑水鑄忠魂
新華社長春4月4日電 特寫:白山黑水鑄忠魂
新華社記者孫鵬程、魏蒙
浩然英雄氣,激蕩天地間。
4月3日,吉林省紀念楊靖宇烈士公祭儀式在通化市楊靖宇烈士陵園舉行。
今年是楊靖宇烈士誕辰120周年、殉國85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
清明至,祭英魂。700多名社會各界人士來到這里。他們中有稚氣未脫的中小學生,耄耋之年的老戰(zhàn)士,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也有東北抗聯(lián)烈士后人代表,人民團體代表以及各界群眾等。
從廣場通向陵園正門的臺階分為兩段,分別有35級和11級,象征楊靖宇將軍35歲的年輕生命和在東北抗戰(zhàn)的11年。拾級而上,歲月悠悠,仿佛回到那戰(zhàn)火紛飛的歷史歲月。
蒼松翠柏,碩大挺拔。陵園的正中央,是楊靖宇烈士銅像。人們整齊列隊,靜默肅立。
上午11時許,公祭儀式開始。《義勇軍進行曲》響起,全場齊聲高唱。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1940年2月23日在今白山市靖宇縣對敵作戰(zhàn)中壯烈犧牲,時年35歲。
致敬英雄,全場脫帽鞠躬,向楊靖宇烈士靜靜默哀。默哀畢,手持鮮花、佩戴紅領(lǐng)巾的通化市東昌區(qū)勝利小學學生方陣,面向楊靖宇烈士銅像,高唱《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并致少年先鋒隊隊禮。
在深情的《獻花曲》中,武警禮兵護送著花籃,敬獻到楊靖宇烈士銅像前。
英魂不滅,初心永存。人們緬懷楊靖宇烈士,也是緬懷千千萬萬在東北參加抗日斗爭的英雄。他們在絕境中的不屈抗爭,撐起了一個民族的苦難輝煌。
此刻,楊靖宇烈士銅像在靖宇山上巍然矗立,他雙目堅定,望向前方。
蒼山巍巍,江水泱泱。儀式最后,各界代表依次走到楊靖宇烈士紀念堂前,獻上手中的鮮花并瞻仰紀念堂。碧空之下,一朵朵黃色的菊花,鮮艷綻放。
在陵園緬懷自己的爺爺,楊靖宇烈士之孫馬繼志十分動情地說:“我希望能把東北抗聯(lián)精神和堅定的革命精神,在一代代青年人中傳承下去。”
編輯:孫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