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地方政協在行動丨廣州市政協委員:凝聚壯大民營經濟的強大共識
本報訊(記者 林儀 通訊員 李健)“廣州這片創新創業的沃土孕育了一大批優秀科技企業。”近日,在廣州市兩會代表委員媒體交流分享會上,廣州市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兼高級副總裁劉佳說,廣州“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的營商環境,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定心丸和強心劑。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廣州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政協委員聚焦民營企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凝聚壯大民營經濟的強大共識。
在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期間,劉佳提交了《關于發揮民營企業創新優勢,加強廣州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建設的提案》,建議對于創新性和成長性企業,要以更加包容的機制鼓勵行業創新應用的研發、應用和推廣。“技術成果只有通過市場化和大規模應用,才能真正引領產業的創新升級。”劉佳表示,要發揮行業龍頭企業作用,構建高端人才引進體系,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前沿技術的大規模工程化應用。
“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推動其參與國家重大創新,對提升廣州市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及實現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市政協委員、廣東國相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科飛在《關于促進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創新,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建議》提案中,呼吁強化民營企業在國家重大創新中的地位,提升民營企業資源聚合力,建立健全場景驅動的新型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可以探索適應不同任務場景的多元化機制,例如‘揭榜掛帥’‘賽馬制’‘軍令狀’等,以提高科技領軍企業的積極性,形成領軍民企在重大創新決策中平等、廣泛參與的新格局。”徐科飛說。
對于如何更好地推動企業創新成果落地,市政協委員、瑞因細胞工程科技(廣州)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旭深有感觸:“在創業之初,廣州的大學和醫院非常開放、包容,愿意和我們這樣的小團隊進行聯合研究,讓我很感動。”他認為,政府主導模式能實現社會效益與產業發展的共贏,能有效破除市場碎片化的困局。
市政協委員、廣州市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王楨楨建議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布局的統一規劃和宏觀指導,聚焦難點堵點研究推出財稅、土地、金融、科技、人才等一攬子配套政策,對民營企業的需求精準化回應。“要完善全市統一的產業規劃,及早謀劃‘十五五’重大項目,區分不同區域的產業優先度和集聚效應,篩選需重點配置資源的產業清單,引導民營企業進入重點產業。”
當前廣州正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細分領域,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在政策供給、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加精準的支持和更加精細的服務。今年,市政協把“加快推進廣州跨境電商發展”“以AI賦能營商環境,優化工商登記等全流程服務”等議題納入年度協商計劃,廣泛調查研究,深入協商議政,持續為廣州民營企業創新注入新動能。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