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委員說話
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
民營企業家要厚植家國情懷,始終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這些重要論述猶如定盤星,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信心和力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廣大民營企業家應當以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踐行使命擔當。
永葆赤子之心,在時代坐標中校準發展航向。民營企業家要厚植家國情懷,始終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項目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通過提升理想境界和家國情懷,培養一批具有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擔當精神的民營企業家隊伍。
激揚創新之力,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勇攀高峰。在新時代背景下,民營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民營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建立研發中心或聯合實驗室,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化合作,共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同時,因地制宜進行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邁進,增強市場競爭力。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龍頭企業可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在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民營企業要勇當“揭榜掛帥”的先鋒隊。
勇擔社會之責,在高質量發展中行穩致遠。民營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展現企業擔當。應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支持教育、扶貧、環保等社會公益項目,回饋社會、造福人民。同時,民營企業應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采用環保材料和生產工藝,減少污染排放和資源浪費。通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增強社會認同感和美譽度,為自身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港澳企業可發揮國際化優勢,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作者王明凡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西社團總會首席會長)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