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熱點
傳承英雄精神,續寫時代華章——清明節前夕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見聞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題:傳承英雄精神,續寫時代華章——清明節前夕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見聞
新華社記者董博婷、朱高祥
4月3日,“禮贊民族英雄、弘揚抗戰精神”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舉行,近千名師生來到這里,撫今追昔,于黨史中汲取新的力量。
他們在這里緬懷先烈——
黨史展覽館三層,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堂”上,學生們聽得聚精會神。
大屏幕上,正展示著志愿軍戰士李征明的一封家書。為了能讓年幼的弟弟妹妹看懂,他在字里行間畫上了許多妙趣橫生的插畫。
身在硝煙彌漫的上甘嶺戰場,李征明告訴家人:“我在陣地一切都好不要掛念,我要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堅決殺敵爭取立功,使得全家光榮,現在我已戴上祖國人民贈送的勛章了……”
這位年輕戰士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風華正茂的23歲。
剛剛傷愈歸隊的空軍飛行員陳懷民,面對一場即將打響的惡戰,他寫了一篇類似“遺言”的日記:“打仗就有犧牲,說不定哪一天,我的飛機被日機擊落。如果真的出現了那種事情,你們不要悲傷,也不要難過……”
紙短情長,一封封穿越戰火的家書和日記,搭建起當代青少年同革命先烈之間的心靈對話。
“今天我們在課本里讀到的‘勝利’,是無數人用鮮血換來的。真正的緬懷是讓他們的精神活在每個人心中,這是對英魂最好的告慰。”北京東直門中學初二學生張瀚仁的發言激起了同學們共鳴的掌聲。
“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將先烈們的精神傳遞給下一代,讓他們明白如今的和平與繁榮來之不易。”北京東直門中學歷史教師陳杰說。
他們在這里賡續精神——
“老師,這是您在課上講過的!”一層展廳內,蒲公英中學初二學生張子涵激動地指向面前展柜中的迫擊炮。
“對,這就是黃土嶺戰斗中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蒲公英中學歷史老師張俊杰點頭肯定,“他是中國抗戰史上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指揮官。”
歷史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是這門立下功勛的迫擊炮向人們講述著革命先烈的功績。
“在這里,同學們能夠通過一件件文物直觀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對學過的內容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對于沒學過的也會產生更強烈的求知欲。”在被學生追著提問的間歇,張俊杰這樣告訴記者。
黨史展覽館已成為廣大青少年學黨史、悟思想、立志向的重要陣地。據黨史展覽館工作人員介紹,自2021年6月18日正式開館以來,黨史展覽館共接待了80萬大中小學生。下一步,還將繼續以中小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大學生新生入學、思政課現場教學等為抓手,開展系列教育活動,打造黨史教育的精神殿堂和精彩紛呈的紅色大課堂。
他們在這里擦亮信仰——
“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祖國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
黨史展覽館西側廣場上,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金帆合唱團演唱著《祖國不會忘記》。合唱隊伍中,不少學生都紅了眼眶。
“在黨史展覽館唱響這首歌時,我真切懂得了這首歌的分量。”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二學生李湘媛說。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黨史展覽館將舉辦中國縱隊支援西班牙反法西斯戰爭展、東北抗聯發掘文物展等,還將會同中央檔案館舉辦黨的抗戰檔案展。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黨委書記、館長李宗遠表示,將進一步發揮黨史展覽館的龍頭作用,用好展覽展示、黨史研究和宣傳教育的綜合功能,弘揚紅色精神,引導廣大參觀者從中汲取力量,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