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十五五”慈善事業發展規劃暨慈善智庫建設交流會在京召開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3日電(記者 舒迪)由中國慈善聯合會舉辦的“十五五”慈善事業發展規劃暨慈善智庫建設交流會4月1日在京召開。中國慈善聯合會與民政職業大學共同籌建的公益慈善研究院、公益慈善研究基地在會議上正式揭牌成立。
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常官在致辭中說,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研究擘畫“十五五”慈善事業發展的新藍圖意義重大。要充分認識黨中央對慈善事業的新定位新要求新期待,以更好發揮慈善事業的第三次分配作用為著力點,采取有力措施構建慈善事業的政策制度體系、服務保障體系、監督管理體系、社會參與體系;要扎實做好規劃編制工作,理清編制思路,聚焦重點任務,堅持系統思維,將慈善事業的五年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展望有機結合。
李常官表示,中國慈善聯合會和民政職業大學聯合發起成立的公益慈善研究院、公益慈善研究基地為我國慈善智庫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希望慈善行業智庫積極發揮理論研究基地作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理論體系;發揮人才培養高地作用,為我國慈善事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積極弘揚慈善文化,講好中國慈善故事,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慈善聯合會會長張春生表示,“十五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格局深刻調整的重要時期,是我國慈善事業實現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十五五”期間,慈善事業的政策制度體系將更加系統集成,慈善服務模式將更為創新多元,社區慈善將更受廣泛重視,數字慈善將更加深度融入。要切實增強做好“十五五”期間慈善事業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對慈善事業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壯大慈善事業的整體規模,進一步加強慈善行業基礎建設,進一步弘揚積極向上的慈善文化,以奮進姿態和務實舉措扎實推動慈善行業和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會上,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賈曉九代表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了2025年慈善研究“十大課題”。他表示,這些課題結合了專家學者的智慧,并征求了主管部門的意見,既體現了理論的高度,又回應了實踐的深度,更承載著服務民生的溫度。他希望慈善領域相關研究團隊、專家學者積極參與“十大課題”的申報研究,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踐,形成一批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特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智力支撐。
在專題發言環節,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副總裁、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趙國臣,海南亞洲公益研究院院長、教授黃浩明,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金錦萍,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家良,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高華俊等圍繞各種關注的話題進行了分享。
專題討論環節由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韓俊魁主持,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健、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周如南、抖音集團企業社會責任部產品與運營總經理羅海岳一道,共同就“AI賦能慈善,行業應如何抓住時代機遇”的主題展開了廣泛深入的探討。
專家們一致認為,慈善行業需要在技術、制度與人文之間尋找到平衡,通過構建行業專屬AI平臺、加強數據共享與協作、提升數字倫理保護等措施,推動慈善事業邁向智慧化與可持續發展。
此次會議由中國慈善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鄧國勝主持。來自政府部門、慈善組織、學術機構等百余位代表參會。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