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港澳>資訊
為國培養愛國愛澳的棟梁之材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澳門在校師生宣講全國兩會精神
“回到澳門后,我已經參加了9場全國兩會精神宣講會,聽眾超過了3000人。有時是‘單兵作戰’,有時和其他政協委員及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組團出擊’,明天我們還要去澳門理工大學……”3月30日,記者撥通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立法會議員高錦輝的電話時,聽到了他排得滿滿的日程表。全國兩會閉幕20余天,澳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一直緊鑼密鼓地與澳門教育界人士和在校師生分享著自身的參會感悟和學習體會。
高錦輝根據宣講對象的特點,準備了各有針對性的PPT,其中“教育”“科技”“人才”是幾個繞不開的關鍵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調立德樹人、資源統籌、均衡發展等方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以此為契機,為國家培養更多具有愛國情懷和創新精神的棟梁之材。”連日的宣講讓高錦輝的嗓音略顯沙啞,但語調仍然堅定有力。
3月19日,在澳門大學舉辦的“兩會精神你要知2025活動”中,高錦輝和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陳虹一起作為主講嘉賓,與師生分享了本次全國兩會精神的要點,引起廣大師生的熱烈反響。
為了使師生能更加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全國兩會精神,劉藝良首先介紹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人民政協制度,讓師生們對全國兩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過去一年,祖國的發展歷程不平凡。面對了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我們國內生產總值仍實現了5%的增長,成績來之不易。”劉藝良著重與在座師生分享道,“‘創新’不僅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還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我們澳門青年參與國家建設的重要方向。”
今年全國兩會前,劉藝良再次來到橫琴調研,關注琴澳一體化、青年人才發展等主題。“在全國兩會期間,澳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重要角色再一次被明確,這令我倍感振奮。”劉藝良分享說。“希望澳門能進一步發揮區域戰略疊加優勢,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更好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也希望更多的澳門青年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就業、創業及生活。我們一定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推動澳門經濟的多元可持續發展,做好‘橫琴﹢澳門’這篇大文章。”他的話語贏得了師生們陣陣熱烈的掌聲。
而此前在澳門旅游大學的“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會議”精神分享會除了在望廈校區設置主會場,還在氹仔校區設置了分會場同步直播。全國政協委員、澳門旅游大學校長黃竹君表示,舉辦這次分享會的初衷是鼓勵學生們肩負起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努力講好“中國故事”。
令黃竹君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要聚焦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德育貫穿于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過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要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有效發揮指揮棒作用。’”黃竹君表示,這些論述為澳門未來的教育和人才工作指明方向。她呼吁,澳門教育界要站在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深化人才培育及教育改革,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旅游大學發展基金會信托委員會主席呂耀東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民盟、民進、教育界聯組會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政協要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高質量發展。”這一論述意義深遠且令人鼓舞。他寄語廣大師生要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國家文化新風貌,并鼓勵年輕人以創新精神開創事業,始終懷抱“愛國愛澳”之心,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在由澳門中華教育會主辦的澳門教育界學習貫徹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精神傳達會上,高錦輝回顧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的目標,他認為這不僅有利于改善民生、促進經濟增長,還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
“澳門應以‘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為導向,發揮自身優勢,在國家教育強國建設中找準定位。”高錦輝還介紹了政府工作報告與澳門教育發展的契合點,建議澳門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特別是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協作,推動高校與內地及國際高校的科研人才柔性流動,打造國際化復合型人才高地。
與會的教育工作者及師生表示,通過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對國家最新發展、重要政策及發展舉措有了進一步了解,也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下一步將學習好、領悟好、貫徹好全國兩會精神,配合國家與澳門的發展步伐和方向,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本報記者 白楊)
編輯:孫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