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湖北宜昌市政協集中走訪委員企業
用心用情送去“及時雨”核心閱讀
從2月中旬到3月中旬,宜昌市政協共走訪省、市委員企業97家,收集相關意見建議56條,經歸納整理,最終形成8個方面19條建議專報市委、市政府。委員們表示,集中走訪活動真關心、真傾聽,讓他們倍感溫暖,更添發展信心。
“去年新春走訪時反映的1500萬元項目資金撥付問題,政府已全面兌付。”近日,湖北省宜昌市政協集中走訪委員企業調研組走進湖北森源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政協委員、公司總經理焦海濤迫不及待地分享了這一喜訊,“這筆資金猶如一場及時雨,有效緩解了公司的流動資金壓力,為多個項目的建設施工提供了堅實保障。”
從去年開始,宜昌市政協將集中走訪委員企業作為年初的一項重要工作,由主席會議成員分別帶領各專(工)委會深入所有省、市兩級政協委員企業,宣講惠企政策、了解發展情況、收集意見建議,以政協之力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3月4日調研組到公司走訪,我們提出延鏈補鏈的想法,3天后,就與華強科技成功碰面。”市政協委員、湖北新陽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葉小波說,一直以來該公司都在積極尋求實力強勁的合作伙伴,今年市政協走訪后牽線搭橋,促成了與湖北華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相識”。
宜昌市春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茶企,目前擁有基礎茶園500余畝。市政協委員、公司總經理陳宇看中了一塊約300畝的山林地,計劃發展符合歐盟標準的茶園。“我不確定那里是否適合種植茶葉,希望農業專家能幫忙看看。”
針對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調研組專門邀請宜都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參與走訪調研。座談會上,該局負責人表態,將聯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實地開展圖斑核查及地類性質認定工作,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農業農村局的表態,讓我們心里的石頭落了地。”陳宇充滿感激地說,如果順利,有信心用兩到三年時間,把企業所在的夏家灣村建設成為歐盟標準茶園示范村。
市政協委員、宜茶集團供應鏈部部長鄭盔甲今年向調研組捧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市政協2024年對宜茶集團指導支持清單》:5次召開專題會議,4次開展現場調研,3次進行專項協調,2次參與活動指導……他說,在市政協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宜茶年銷售收入達到9.67億元,出口茶、工業深加工板塊銷售額翻番,實現了茶葉品質和公用品牌價值的雙提升。
委員們表示,市政協開展的集中走訪活動真關心、真傾聽,讓他們倍感溫暖,更添發展信心。
據悉,從2月中旬到3月中旬,市政協共走訪省、市委員企業97家,收集到涵蓋文旅行業、建筑行業、工業企業等領域關于人才招引、部門服務、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意見建議56條,經歸納整理,最終形成8個方面19條建議專報市委、市政府。目前,市委主要領導已簽批并交由相關職能部門辦理。(通訊員 楊婧 易瑋瑋 本報記者 毛麗萍)
編輯:孫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