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主席論壇
用好紅色資源 凝聚奮進力量
作為我們黨百年奮斗歷程的物化載體和精神見證,紅色資源承載著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紅色瑰寶,也是我們發揚斗爭精神、砥礪前行的力量源泉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3月17日至18日在貴州考察時指出,“貴州歷史底蘊深厚,紅色文化豐富”,并強調,“對革命戰爭時期留下的紅色舊址,要加強系統性保護”。保護用好紅色資源,從中汲取奮進力量,對于涵養家國情懷、砥礪強國之志、推進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要意義。
紅色資源是偉大革命精神、紅色文化的“基因庫”。紅色資源既包括重要舊址、遺址、紀念設施等?不可移動資源,也包括文獻檔案、聲像等?可移動資源,還包括諸如偉大建黨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等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精神類資源?。以貴州為例,這里是中國革命的圣地、福地,紅軍長征時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范圍最廣,創下了強渡烏江、激戰婁山關、四渡赤水等經典戰例,特別是召開了以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為標志的系列重要會議,為我們留下了最寶貴的紅色記憶和精神財富。保護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紅色資源是增強文化自信、化風育人的“活教材”。紅色資源跨越時空、標定坐標,指引著我們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歷史邏輯、“紅色江山來之不易、代代相傳”的成功密碼,蘊含著我們黨的信仰、宗旨和追求,承載著厚重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愛國主義內核,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精神豐碑。近年來,貴州大力實施“紅色文化重點建設工程”,發揮紅色文化資政育人作用,打造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44處,開展“重走長征路”研培體驗、紅色研學精品課、紅色講解員大賽等,推動紅色資源在新征程上煥發時代光芒。
紅色資源是我們應對挑戰、克服困難的“動力源”。回顧黨的奮斗歷程,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歷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帶領人民戰勝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一處舊址就是一段記憶,一段故事就是一種力量,作為我們黨百年奮斗歷程的物化載體和精神見證,紅色資源承載著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紅色瑰寶,也是我們發揚斗爭精神、砥礪前行的力量源泉。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切實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從中汲取不竭動力,奮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著力深化系統保護體系。全面系統排查紅色資源,建立分類、認定、名錄制度,推進分級分類管理,增強工作系統性。加快構建完善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機制,推動民政、文旅、屬地政府等多部門協同發力,統籌抓好文物古跡、古老建筑、傳統村落、革命標語等紅色資源的系統性保護利用。
著力構建創新賦能體系。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動紅色資源與數字、科技、創作、旅游的深度融合。通過建立紅色資源數字檔案庫、3D建模技術等強化保護;利用AR/VR技術、聲光電融合、打造IP形象等方式推動“靜態陳列”轉向“動態敘事”;深化打造紅色文化創意園區、紅色旅游小鎮、紅色教育基地、紅色研學線路等。比如,貴州省將紅色主題和長征精神相融合,打造“紅飄帶”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集紅色歷史、文化教育、藝術表達、科技體驗于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IP,成為知名紅色旅游打卡地。
著力強化制度保障體系。完善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法律法規,明晰管理權屬、資金投入、保護標準、工作機制等,實現紅色資源保護、管理、傳承、利用各環節有法可依。建立完善政府、企業、公眾等多元參與協作機制,形成共建效能。推動設立紅色資源保護管理利用專項資金,創新區域聯動開發機制,明確公眾參與紅色資源保護傳承的權利義務,推動建立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大格局。
(作者石邦林系貴陽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