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地方政協在行動 | 福建各級政協委員:創新發展“晉江經驗”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本報訊(記者 王惠兵)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充分激發全社會投資創業活力。
在新時代的經濟浪潮中,民營經濟作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福建始終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正如那一句耳熟能詳的閩南俗語所言,“貧瘠的土地可能長不好莊稼,但卻能長出金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資源限制束縛不了八閩兒女的拼勁、沖勁和闖勁,山海之間,全省各地的民營經濟迸發出無限生機。
“5G﹢”機器人可實現精準抓取、行業首創機器人可實現智能馬桶刷圈技術、“5G﹢”有序穿梭的AGV小車可實現自動JIT配送……走進九牧集團智能馬桶“燈塔工廠”,隨時隨地可見不少“黑科技”。
“我們把‘顛覆創新、自主創新、跨界創新’作為未來發展方向,促進‘四鏈’融合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九牧集團董事長林孝發認為,民營企業的每一份成績都得益于黨和國家“兩個毫不動搖”方針,讓民營企業能安心創業、放心做事、大膽投資,“我們將更好地完成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與此同時,寧德時代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不斷創新突破,努力占領全球新能源產業制高點。其在全球動力電池的份額已達37%,連續6年全球第一。
“面對新興產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我們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水準,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呼吁,從電價機制、成本疏導機制和容量補償機制三方面入手,完善新型儲能的市場參與機制,進一步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福建省政協委員、中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清金建議,從科技成果轉化、數智化發展、高質量“出海”三個方面入手,助力打造福建特色新質生產力,特別是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部署創新鏈與產業鏈雙向融合。
省政協委員、福建省威諾數控有限公司董事長翁強提出,要鼓勵金融機構針對中小微企業實際,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適合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強政銀企溝通對接,擴大企業獲取民營提質增效貸、專精特新專項貸、技改貸的覆蓋面,構建融資創新服務體系,全方位賦能企業快速發展。
編輯:孫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