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國產“智慧排水”技術助力非洲礦井抽排
人民政協網合肥3月28日電 “如果正常運行的話,今年五月份左右,會達到我們第一階段的排水目標。當時我們設定第一階段目標是排水水位到580米,目前已經排到500米左右了,每天下降的水位在兩米左右。”3月20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一家智能化車間內,工作人員正通過數字孿生平臺實時監控萬里之外的非洲贊比亞盧安夏銅礦礦區28號井抽水情況。
對廢棄礦井進行排水是一個大工程,也是一個技術性要求極高的項目。據悉,中色集團(贊比亞)盧安夏銅礦礦區28號礦井已經淹井數十年,深達1200米,儲水量約1.7億立方米,需要在21個月內抽完,任務十分艱巨。合肥恒大江海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贊比亞現場數字孿生負責人李星介紹,由于銅礦淹井時間較長,地下環境相對復雜,對水泵的整體性能要求都很高。“公司在不斷優化產品基礎上,多次前往盧安夏銅礦實地考察。對新一代大型智能潛水電泵排水機組從冷卻、推力軸承、人工智能傳感等方面進行了重大創新升級。我們優化了葉輪的出水角度,通過角度的優化,在滿足流量的同時功率也不用太大。”
據介紹,新一代大型智能潛水電泵排水機組,經受住了超深、強排、大流量、高揚程、多相流、智能化等多種復雜考驗。2024年5月正式在盧安夏銅礦運行。同時,設備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智能控制系統與數字孿生平臺,為大型潛水電泵裝上了遠程監控的“智慧大腦”,能夠實時監測潛水泵的運行參數,敏銳捕捉設備每一個細微變化將數據傳輸至控制中心。技術人員可在平臺上實時清晰地觀察到遠在千里之外的潛水泵的工作情況,仿佛擁有了“千里眼”。
“最初設計的時候大概在28萬立方米,我們現在實際的流量大概在22萬立方米每天,我們四口井目前運行了八臺泵,原計劃是21個月左右完成,現在預計在今年年底就能夠完成,將比原定計劃提前3個月。”李星說,隨著水位下降和清理工作進行,被水浸泡長達20年的井巷工程已逐漸恢復。截至目前,已累計使用13臺智能大功率潛水泵,累計排水量達5366萬立方米。20號井水泵連續穩定運行時間超過8個月,創造了全球功率最大、連續運行時間最長的大型潛水電泵紀錄。(李苑)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