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全國政協委員陳文洲: 以數字化轉型破解危廢治理難題
“全國危廢處理能力利用率僅約30%,但跨省轉移仍面臨數據壁壘,折射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全國政協委員陳文洲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需以數字化、集約化手段推動危險廢物治理體系現代化,激活資源再生潛力。
在各地調研中,陳文洲發現,當前各省市危廢管理系統獨立運行,跨省轉移尚未實現線上審批,導致監管效率低下。他用“信息盲跑"形容當前危廢物管理的痛點。隨著調研的深入,陳文洲發現數字化轉型正成為破解危廢治理難題的關鍵密鑰。“建立全國統一的全過程環境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申報、備案、轉移、處置全鏈條在線運行,是防范環境風險的關鍵。”
為此,陳文洲建議打通數據壁壘,構建統一監管體系。整合現有平臺數據接口,通過電子聯單、智能監控等技術,形成覆蓋"產生-運輸-處置"的動態監管網絡。
針對危廢行業"核準能力2億噸/年、實際利用率僅30%"的結構性矛盾,陳文洲提出"三向發力":嚴格新建項目技術環保門檻,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建立產能動態評估機制,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培育區域性產業集群。他特別強調:"要破解產能過剩,應推動集約化發展。通過產能指標交易等市場化手段,引導閑置設施轉型退出,提升產業集中度。"
"危廢資源化需通過技術創新驅動,向高附加值領域突破。"陳文洲列舉廢催化劑貴金屬回收、廢礦物油再生等技術方向,強調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采用先進技術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專項補貼。他特別提到產學研協同的重要性:“支持企業聯合高校攻關高效低耗處置技術,利用人工智能優化資源化路徑,以提升危廢利用價值。”
面對碳市場發展新機遇,陳文洲建議將數字化監管與碳足跡核算結合:"通過物聯網追蹤危廢全生命周期數據,既能提升處置效率,又能為碳交易提供可靠依據。"他呼吁加快構建"技術創新-高值利用-綠色消費"的良性循環,推動危廢行業向低碳化、可持續化轉型。
陳文洲最后表示,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通過打通數據壁壘、優化產能配置、強化技術攻關,危廢治理體系將加速向綠色化、高效能化轉型,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新動能。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