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大家談
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 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5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作出全面系統部署,強調“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相關決策部署傳遞出以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為抓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信號,為當前加快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學指導。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現代產業以重大技術突破為前提,面向經濟社會當前與未來一段時期的重大需求,以產業經濟范式轉換與技術體系升級并舉實現產業形態躍升的現實產物。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其“戰略性”,即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升級所具有的全局性、決定性的影響,尤其是體現在新興產業在新技術大規模應用、新市場需求創造、新產業模式等方面對產業體系、市場格局所帶來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因此無論是從國家層面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是各地從自身角度突破發展桎梏,提升發展規模與動力能級,都必然要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為關鍵著力點,牽引帶動技術、人才、資金、數據、管理等各種生產要素集中流向重要行業與關鍵領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既遵循基本的市場經濟競爭機制和技術發展演化規律,也離不開前瞻性的中長期頂層設計與戰略謀劃,其核心是建立一套政府與市場相互協同、彼此耦合的雙向機制。既充分發揮政府在資源統籌、制度供給、組織動員、政策引導方面的巨大作用,又讓市場在資源配置、需求導向、收益激勵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各地要放眼區域乃至全國的發展布局,更積極發揮政府在頂層設計、戰略規劃、制度供給方面的作用,先市場一步創造、配置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資源,利用關鍵的政策引導與核心資源孵化優勢產業,加速產業鏈系統突破,形成規模集中,競爭優勢突出的產業布局。
科技創新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先導力量。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蘊藏著巨大的需求潛力。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具有豐富應用場景和放大創新收益的優勢,引導創新資源有效配置,能夠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源源不絕的內生動力。同時,也需更好地協調科技創新與市場體制創新,以科技創新引領市場機制和管理制度深刻變革,制定、完善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的各項政策,優化產業配套相關的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科研布局,才能激活更大的市場需求來驅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提供有力支撐。
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應遵循技術變革、市場演化的基本規律,因地制宜制定科學策略。一是立足自身的產業基礎和科研配套體系,將國家戰略統籌與自身實際相結合,根據自身產業發展的歷史狀況與現實條件,推動優勢傳統與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確保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間優勢互補、彼此促進;二是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區域條件與戰略定位,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與發展路線。不同區域、省份在上述條件下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斷變化的,這要求政府和公共部門面向前沿技術和新興領域,主動把握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出的新機遇,因地制宜,選擇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而不是一擁而上、追熱點式的盲目發展。
(作者分別系成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省軟科學項目《科技創新領域兩新組織黨建問題研究》課題組成員;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