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湖北十堰鄖陽區政協:凝聚同護清水北上力量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質安全至關重要。開展‘六無鄉鎮’創建旨在引導廣大農戶摒棄傳統的生產生活習慣,織密愛源護水‘安全網’,為北方地區輸送優質水源。”近日,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政協組織市、區政協委員、區直相關部門負責人,走進丹江口庫區城關鎮馬場關村段,就“愛源護水?共建‘六無鄉鎮’”議題,與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協商懇談,建言支招。
“農村垃圾治理的共性問題主要是,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垃圾收集、運輸成本高;少數村民缺乏分類習慣。”劉云委員建議,加強愛源護水宣教引導,探索建立“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納入文明農戶評比+分類回收積分獎勵”機制,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垃圾處理習慣。
“‘無化肥鄉鎮’創建難點在于農民擔心使用有機肥影響收成,對有機肥等替代產品認同度有限。”李俊委員建議,借鑒外地“有機肥+配方肥+土壤調理劑”模式,推廣有機無機復混肥,通過農技部門檢測、企業生產個性化產品,讓農民看到使用有機肥的收益,主動參與。
敖靜委員關注“無塑料鄉鎮”創建,建議出臺政策鼓勵竹產業發展,聯合科研院校與企業,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生產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實現興竹富民與護水雙贏。
針對“無污染鄉鎮”創建,詹軍等委員建議健全秸稈收運儲用體系,推進污水和黑臭水體協同治理,完善處理設施長效管護機制,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王賢林委員就“無公害鄉鎮”創建提出,要加大綠色有機農業扶持力度,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進村。
參加協商的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負責人現場回應,表示將梳理委員建議,優化“六無鄉鎮”創建推進措施。區政協主席黨永生向委員發出倡議,持續圍繞“六無鄉鎮”創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當好“建言員”“監督員”,推進“愛源護水”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鄉村,凝聚同護清水北上力量。(陳新才 陳紅梅 毛麗萍)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