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花”樣經濟留下回頭客
——重慶江津區政協花田議事助推農文旅融合發展
又到踏青賞花時節,重慶江津區永興鎮的金色黃莊景區內,綿延萬畝的油菜花正漸次開放。自2016年以來,金色黃莊菜花旅游文化節已成功舉辦九屆,成為江津一張重要的旅游名片。
如何豐富“花樣”、延長“花期”,實現“花開四季”的鄉村游?近日,在重慶市政協社法委的指導下,江津區金色黃莊政協委員工作室和寬讀圖書館政協委員工作室組織市、區兩級政協委員,區級相關部門、鎮(村)負責人和村民代表走進金色黃莊油菜花田間,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渝事好商量·講出‘津’點子”聯合協商議事活動。
據了解,“金色黃莊”項目覆蓋永興、慈云、白沙三鎮,已建成萬畝重慶市級高粱產業園、千畝青梅產業園及近千畝市級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5億元,聯動江小白農莊、華信資產等多家經營主體,初步形成“農業﹢文旅﹢釀造”產業協同格局。2024年菜花旅游文化節累計接待游客5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00萬元。
“當前仍存在的花海景致降低、交通擁堵壓力大、缺乏規范化管理等問題,會削弱對游客的吸引力。”黃國勇委員道出了自己的擔憂。他建議,區域聯動整合旅游資源,充分挖掘非遺“永興吆喝”、白沙抗戰文化;活動期間按照游客需求量設計開通公交線路及班次,做好交通秩序管控,大力開展“無痕旅游”宣傳。
唐鵬飛委員認為,發展“賞花經濟”,“嫁接”思維與“混搭”實踐不可少。他提出,深挖“花香﹢酒香”文化內涵,延伸“農業﹢酒業”產業鏈條,通過打造“江小白酒文化長廊”、楹聯主題打卡點,策劃“烽火釀香”情景劇、“花田詩酒大賽”“富硒美酒品鑒會”等融合活動,與江津非遺老字號合作推出限量聯名產品等形式,讓“頭回客”變“回頭客”。
“津西片區已形成‘現代農業—生態涵養—文旅體驗’的完整產業鏈,農文旅融合發展正當其時。”喻春喜委員建議,打造以白沙為樞紐的津西特色農文旅精品線路,跨鎮聯動設計春季“花田宴舞”聯票(農事體驗﹢花海火鍋﹢非遺演出)、冬季“年味津西”套餐(殺豬宴﹢鐵水舞龍﹢酒莊封壇)等項目,實現客源互送、資源共享。
彭自富委員著眼金色黃莊作為市級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基地,提出在此基礎上打造“法潤巴渝——金色黃莊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通過融合“法治”元素,強化委員工作室陣地建設和功能延伸,在提高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推廣度的同時,為金色黃莊提供日常引流。
區交委、區商務委、區文旅委等部門負責人積極回應委員和群眾關切,表示將全面梳理、認真吸納運用好委員們的意見建議,推動江津走好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區政協主席楊利表示,將不斷完善委員工作室跨區域、跨界別聯動協商機制,通過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全方位、多角度為江津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通訊員 劉朦濛 本報記者 凌云)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