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把好書帶給孩子 2024年度愛閱童書100發布會落幕
3月21日上午,2024年度愛閱童書100發布會在國家動物博物館舉行,正式發布入選2024年度愛閱童書100的100本童書,以及10本教師用書。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愛閱童書100評委主席、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談鳳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館長張勁碩,文藝報副總編輯劉颋,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姚利芬,兒童文學作家左昡,雕塑家、圖畫書作家九兒,科普圖書作者、插畫師鄭中原,人文圖書作者劉陽,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李文等嘉賓出席發布會,致辭并發表主題演講。
連續8年發布 讓好書和孩子見面
2017年,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發起了“愛閱童書100”項目,目前已連續8年發布年度“愛閱童書100”。
2024年度“愛閱童書100”專家團隊由兒童文學、兒童教育、兒童閱讀研究、兒童心理、少兒科普、美術等專業領域內專家組成,以公正、科學、專業的標準,評選出來自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在國內出版的適合6-12歲兒童閱讀的100本優秀童書,以及10本教師用書,為學校、社區、公益組織、家庭提供高品質圖書的專業選擇。
為了讓小學階段的閱讀更全面系統,愛閱公益基金會對書單結構做了專業科學的設計。入選圖書按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進行劃分,各年級均收錄文學類、科普類、人文類圖書。
此次入選圖書中,包含小學低年級適讀圖書31本、中年級適讀圖書35本、高年級適讀圖書34本 。文學、科普、人文的童書數量占比為67%、20%、13%;入選圖書涵蓋中國、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18個國家的出版物。其中,中國原創圖書占比40%。
2024年度愛閱童書100發布會現場
2024年度愛閱童書100評委主席談鳳霞在致辭中談道:“愛閱公益組織評選的‘愛閱童書100’書目,這些年來已然成為中國兒童閱讀這一‘生命家園’的重要‘構筑者、捍衛者和推進者’。” 同時,她圍繞“讀書如何才能變得‘有聊’”進行深度分享:讀書“有聊”需要建立親密、真摯和深刻的聯系,且具有獨特的情感、氣息和溫度,有那種最終仍無固定和正確答案的“你爭我鳴”,激發出具有開放性和辯證性、具有彈性和韌性的“有聊”。而這些“有聊”,歸根結底是源于對好書和對閱讀的一往情深,并且可能會生發延展更強烈、更寬廣的“愛”!這許是“AI”機器算法所不能完全代替的。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在致辭《樸素和正經》中向“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致敬:“你們推薦的是一種審美,一個記憶,一些方向,一類也許是毛病更少的世界秩序……終身閱讀的都是有價值的書、詩、故事,才是合乎生命意義、人類安全的終身閱讀,我們需要很講究。”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館長張勁碩在致辭中倡導大家說道:“所有愛書之人應該凝心聚力,引導大家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這種精神必須要秉持下去。當你遇到一本好書時,你總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愛閱童書100就是秉持這樣的精神,希望讓更多的讀者,尤其是兒童,看到更多的好書。”
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李文在致辭中談道:“孩子用來閱讀的時間非常珍貴,家長老師沒有大量的時間從浩如煙海的新書書海中披沙揀金,提供可靠的供參考的書目非常必要。”
“愛閱童書100希望把廣闊而深邃的世界呈現在孩子面前,用豐富而營養的精神食糧滋養孩子,這些最新的好書讓孩子們了解科技的發展,也受到文學和人文的滋養。愛閱童書100的使命是做兒童閱讀的合格守門人,就是讓孩子們在快樂有趣地閱讀中,身心健康地成長。”
我們需要怎樣的童書:跨越知識與情感的橋梁
在本次發布會上,文藝報副總編輯劉颋、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姚利芬分別代表文學組、科普組及人文組評委對2024年度愛閱童書100入選圖書進行評述。
其中,劉颋在談到此次入選文學組圖書時,標識最顯著的感受是原創童書質量顯著提升,與往年相比,原創作品不僅在數量上有所增加,更在質量上實現了飛躍,使得評選過程既充滿挑戰也令人欣喜。同時,引進版圖書的題材和手法的雷同現象較為突出,未能延續往年引進版圖書的驚艷表現。盡管如此,原創童書的崛起無疑為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廣大小讀者帶來了更多優質閱讀選擇。
姚利芬在對科普、人文組入選圖書的分享中同樣提到原創非虛構童書質量顯著提升,在入選的非虛構組童書中展現了知識的寬度、深度與密度,跨學科融合成為顯著趨勢。同時,還強調了知識的溫度,認為科學知識同樣可以充滿情感與藝術,而互動體驗與探究意識是激活知識的關鍵。
相信兒童閱讀的力量 等“月亮”變圓
在創作者·談環節,發布會邀請了2024年度“愛閱童書100”入選圖書創作者代表,展開一場關于創作故事和靈感的深度分享。聽創作者們親述幕后故事或童書抵達孩子手中的溫暖瞬間。
入選圖書《我的世界》作家左昡以親身感受與創作經歷,與大家分享了兒童文學守護童心、引導心靈成長的激蕩力量,用耐心與信任靜候蛻變與美好、讓文學故事恒久滋養生命的過程就如同“等月亮變圓”的美好期待。入選圖書《我的家》創作者九兒分享了用圖畫書創作構建連接童年與當下、人與自然的美好故事,她的創作不僅是藝術表達,更是對人文文化、生命韌性的歌頌。通過講述“書里書外的故事”,九兒談到自己的創作歷程猶如播種,用圖畫書來播種精神的食糧,因為故事可以傳到更遠的地方,與大家傳遞著“真實即力量”的創作信念。
科普圖書作者、插畫師鄭中原與動物有著深厚的情緣,尤其是鳥類,正是因為這些經驗激發了創作《飛吧!鳥中王者:聽中國猛禽講它們的故事》,這本書通過33種中國猛禽的第一視角講述,展示了它們的生存技能、救助故事和歷史文化背景。鄭中原希望通過這本書,激發讀者對野生動物的關愛與保護意識,并將這份熱愛傳遞給更多人。《好吃!蘇東坡》作者劉陽分享了創作背后的故事,重點圍繞蘇軾的美食家身份展開,展現了他對美食的熱愛與生活態度。她希望通過美食這一切入點,讓讀者更輕松地了解蘇軾及其時代,感受飲食背后的文化內涵,體會閱讀與生活的連接,傳遞“人間有味是清歡”的生活哲學。
2024年度愛閱童書100入選圖書作者、出版社頒獎
高品質兒童閱讀推動美好未來
2024年度愛閱童書100發布會上,為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頒發“兒童閱讀推動杰出貢獻者”榮譽。
愛閱公益希望通過“做兒童閱讀的合格守門人”行動倡議以及書目項目的持續研發,讓更多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成為終身閱讀者。我們攜手同行,一起推動高品質兒童閱讀的發展。
發布會現場“做兒童閱讀的合格守門人”行動倡議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