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聚焦
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將舉行
人民政協網3月24日電(記者 高志民)記者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技術交易板塊集體采訪活動中了解到,主題為“技術交易賦能新質生產力”的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將于3月27日至31日舉辦。本屆大會由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等單位共同承辦。
本屆大會不斷探索打造技術交易新形式、新場景,將按照“1+10+X”模式,舉辦20余場供需對接活動。“1”指的是一場
與往屆相比,大會今年實現多方面煥新升級,整體呈現出“高、新、廣、實”四大特點,更具高水平、更具國際化、更具影響力、更具實效性。
一是“高”——高水平人才、高層次機構、高質量項目,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水平。大會已成為技術交易高層次專家分享交流、優質項目匯聚展示的“必選地”。今年大會將吸引300多位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的高水平專家學者、領軍人物等現場分享展示;40余位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50人論壇協作機制專家、100余位全球技術經理人將通過大會發出全球聲音;得到科學技術部、國務院國資委等多個部委的持續支持,將重磅推出一批高質量新成果;聚焦高精尖產業、前沿科技領域,匯聚全球1700余項優質項目,進一步促進落地轉化;高校專場活動和技術經理人專場活動實現“全球化”升級,進一步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二是“新”——持續發展新機制、挖掘新項目、提供新需求、形成新對接,首發首秀釋放新質生產力新動能。大會持續
三是“廣”——區域覆蓋廣、領域跨度大、生態要素全,在全球范圍形成“強輻射”。大會持續聚焦全球科技成果轉化,廣泛匯聚人才、技術、需求、資本、項目、場景等關鍵要素,打造技術交易創新場景。全球覆蓋五大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重點創新區域。重點聚焦高精尖產業和未來產業等創新“引擎”,圍繞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未來網絡、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進一步促進前沿技術成果展示推介,充分展現科技創新活力和強勁動力。充分調動技術交易全要素生態體系伙伴參與,約40多家國際專業技術轉移與商業機構、120余所全球及國內高校院所、數千家創投機構、服務機構、科技型企業等創新主體,將共話技術交易全球發展。
四是“實”——全面促交易,實招助轉化,技術交易“朋友圈”黏性持續增強。“國際技術交易對接會”3場主題活動積極助力國外項目“落地”、國內企業“出海”;市區有關部門、科技園區通過十余場活動全面推介營商政策,展現區域創新環境;有強烈落地意向的70多個項目代表,將在“區長會客廳”與十余位區長現場洽談;央國企、鏈主企業等大企業充分發揮創新牽引作用,將發布大場景、大需求,面向全球中小微企業開展“揭榜掛帥”;百余家國內外創投機構潮涌而至,助力好項目找到“好東家”;“技術交易開放日”走出會場、走向“市場”,將有100余位國內外嘉賓走進中關村園區及高精尖企業,近距離感受北京科技創新實力。其中,“具身智能”產業開放日,通過“一日游”盡攬AI科技生態,并與小米、“天工”等多款人形機器人互動;“生物醫藥”產業開放日,走進高校院所、科技園區、孵化器、科技企業等創新機構,全方位感受北京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科技創新活力和良好生態環境。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