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江蘇連云港贛榆區政協關注石梁河生態治理——
共護一湖碧水 助力生態富民水清岸綠、藍天倒映、鷗鷺翔集,這是現在石梁河水庫的春日美景。今年初,“建好石梁河片區生態富民和美鄉村”專題民主監督被納入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政協2025年度協商計劃,并在區委常委會會議上審議通過,旨在共同守護石梁河水庫生態富民成果。很難想象,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曾因無序采砂、網箱泛濫而飽受污染,留下一道道“生態傷疤”。
石梁河水庫位于蘇魯兩省交界,面積91平方公里,是江蘇省最大的人工水庫。贛榆區班莊鎮歡墩埠村,是石梁河水庫歷史變遷的見證者,生態治水的踐行者,同時也是綠水青山的受益者。不久前,贛榆區政協圍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開展深度走訪調研來到了這里,在調研中,歡墩埠村支部書記王恒帥講述了治水的真實故事。
石梁河水庫擁有豐富優質的黃砂資源。20世紀80年代初,黃砂資源逐漸得到開發利用,各種非法采砂船趨之若鶩,泄漏的柴油仿佛潰爛一般深深烙在湖面,運砂卡車揚起漫天灰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了周邊百姓出行的常態,生態環境持續惡化,下游水質一度達到了劣V類。
近年來,多位政協委員先后提交提案,建議“嚴厲打擊非法采砂,還石梁河一湖碧水”。隨之,贛榆區打響了石梁河水庫“保衛戰”,先后實施非法采砂治理、“兩違”整治、網箱治理、“三無”漁船清理四大攻堅戰。經過壯士斷腕式的攻堅治理,石梁河水庫清退砂場106座,拆解采運砂船1805艘,整改“兩違”問題2000余項,恢復灘地360萬平方米。
“水環境治理只是開始,如何讓治理成效長久保持,真正做到生態可持續發展,才是未來的關鍵。”在詳細了解石梁河生態治理情況和當前面臨的發展難題后,區政協決定在歡墩埠村組織一場“一桿到底”的協商議事會。
這場協商議事會不僅有政協委員、相關單位、鎮村負責人,還邀請曾經靠采砂為生的村民、水庫周圍的養殖戶參加,帶著問題找答案,根據答案定措施,從水庫生態保護到資源合理利用,從周邊村民就業到集體經濟發展,在大家的深入交流中,把一個個難題說清議透。
促進生態養殖業發展、加快推進生態修復、完善環湖路網建設等協商建議被區委、區政府采納,“鞏固提升石梁河環境整治成果”被列入2025年贛榆區“10﹢1”重點工程。
近年來,歡墩埠村探索推行“生態高效養殖﹢標準化養殖”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建成標準化水產養殖區1500畝,生態網箱1800個,石梁河大魚成為生態有機品牌暢銷各地,村集體收入達到140萬元,新建環湖瀝青道路50多公里,水庫水質也提升到Ⅱ類。
現如今,石梁河水庫已完成華麗蛻變,擁有了美麗的新名字“海陵湖”,重新成為滋養大地的“幸福河湖”。(通訊員 程新連 本報記者 江迪)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