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武漢武昌區政協助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商文旅融合點燃“新”引擎核心閱讀
圍繞大黃鶴樓景區融合發展,武昌區政協開展提案協商督辦,并在武漢市政協專題協商會上作主題發言,助力武昌古城環線觀光巴士開通運營、智慧停車升級改造、交通秩序優化管理,游客體驗明顯提升。
今年1月,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北坡鼓樓洞城市更新建設項目啟動,該項目串聯起黃鶴樓、胭脂路、糧道街、戶部巷、曇華林等地標性景點,成為武昌古城內文化產業新地標。
“去年,對于武漢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長江文化中心城市,我建議激活蛇山文旅資產,打通黃鶴樓與司門口千年古軸通達性,打通民主路與蛇山北坡,提高黃鶴樓、長江大橋、司門口、戶部巷的人流互通,實現‘觀山、上樓、見生活’。我將持續關注這一項目的進展。”區政協委員、武漢光合經緯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余丹說。
文化是武昌的第一品牌。緊扣文旅融合發展,去年區政協“打造全國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建議得到區委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和各主辦、協辦單位的扎實辦理。委員們提出暢通景點街區連接、加快重大文旅項目落地等具體建議129條,為推動武昌文旅商融合發展集眾智。
圍繞大黃鶴樓景區融合發展,區政協開展提案協商督辦,并在武漢市政協專題協商會上作主題發言,助力武昌古城環線觀光巴士開通運營、智慧停車升級改造、交通秩序優化管理,游客體驗明顯提升。
據悉,“夜上黃鶴樓”入選全國智慧旅游標桿,黃鶴樓通過沉浸式光影秀、AI互動等科技手段煥新體驗。一業興帶動百業旺。去年,武昌區接待游客超5056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20億元,文旅競爭力穩居全國前列。而去年,武昌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名也位居武漢市中心城區第一。
近年來,武昌區在打造消費新場景方面,通過構建多元化的商業格局、推動商文旅融合、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區政協積極推動跟進,在關注商貿消費提振工作中,組織委員現場調研SKP、曇華林等商業綜合體和特色商業街區,開展武昌濱江商圈發展協商活動,提出構建商業生態共同體、激發消費潛力等建議,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區建設。
此外,委員們還對“巨型商業航母”、華中地區最大的商業綜合體——武商夢時代廣場開展調研,形成了把“巨型商業航母”打造成溫馨浪漫休閑度假區的建議。
2024年,武昌區引進了6個高能級商業綜合體,培育了380余家智慧商店,推廣低碳消費場景,建成4個國家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發放400萬元獎勵資金,優化社區商業服務。通過打造國際級消費地標、深化商文旅融合、創新數字與綠色消費場景,為武漢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了示范樣本。去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800億元,躍居全市首位;GDP突破2000億元,服務業規模全省第一。(本報記者 毛麗萍 通訊員 李軼)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