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福建省政協委員建言——
打造創新聯合體“福建模式”闖關破題,根本出路在于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抓創新不問‘出身’,只要能為國家作出貢獻,國家都會全力支持。”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
殷殷囑托,一以貫之。
從率先研制出全球首個千瓦級K-COB光源及光源模組,到高新技術產業化效益指標位居全國第三位,再到2023年度獲國家科技獎項數創歷史新高……時至今日,在福建,一個個令人矚目的成就,不斷書寫著全省科技闖關破題的奔涌勁頭。
“創新聯合體是由領軍企業牽頭,聯合科研機構、高校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共同組建的體系化、任務型、開放式的創新合作組織,有助于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日前,在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省政協委員章高路發言時坦言,當前,全省還存在創新聯合體頂層設計不夠完善、創新生態體系不夠優化、創新要素流動不夠暢通等問題。為此,建議出臺全省性創新聯合體建設指引和扶持政策,聚焦全省重點產業關鍵領域、瞄準未來賽道,鼓勵實體化運營,并優化創新生態體系,激發民營企業的參與動力和創新活力。特別要合力突破關鍵共性技術,加大力度引導創新聯合體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基地,圍繞自身產業鏈開展概念驗證、中試熟化,推動創新成果商業化。
與此同時,在聯組討論中,莊天懷委員認為,壯大創新主體,要重點抓住兩頭,“一頭抓具有重要影響的科技領軍企業,支持其與高校、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等密切協作,通過組建創新聯合體等方式,推動產學研融通創新;另一頭抓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幫其逐步發展壯大。”
常年關注高能級科創平臺發展的王賀軍委員提出,要進一步提升平臺的資源集聚效應、協同合作效率、科技創新基礎投入與人才機制活力,真正抱團創新、共研共用。(本報記者 王惠兵)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