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熱點背后
趙樸初與抗日戰爭
1995年8月14日,中國宗教界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座談會舉行。左起:羅冠中、宗懷德、丁光訓、趙樸初、安士偉、茗山。二排右一為本文作者。
趙樸初是杰出的愛國宗教領袖,在國內外宗教界有著廣泛的影響,深受廣大佛教徒和信教群眾的尊敬和愛戴。本文作者曾經與他有很長時間的交往,留下了很多珍貴的記憶。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本文作者回憶了他所知道的趙樸初先生與抗日戰爭相關的故事。
口述“抗戰一事”
1985年初,《人民政協報》舉行“抗戰一事”征文活動,我負責采訪趙樸初和宋希濂先生。
大概是6月初的一天,我登門拜訪。一開頭趙樸老就說:“抗戰八年,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段重要歷史時期。大事悠悠,寫不盡的可歌可泣的篇章。我個人也是過來之人,雖然力量單薄,所做有限,但細細回憶,至今難忘的事還真不少。你要的是抗戰一事,我要談的卻不止一事。我看還是想起什么談什么,想到哪里談到哪里,你可以從中選擇一件,行不行?”
“我當然贊同,只要您老有時間,我是多多益善。”我說。
隨即采訪開始,我打開小型錄音機,又打開筆記本。趙樸老本人侃侃而談,陳大姐在旁偶爾插話,補充某些細節。出乎我意料的是,這次采訪不是半天,而是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談了七八次之多。我后來形成的文字,不是3000字,而是3萬字。在過去,我只是籠統地知道趙樸老在抗戰八年中以佛教居士的身份從事慈善救災和救助難民的工作,但對具體的事例、業績則毫無了解。通過這次采訪,我對趙樸老更加肅然起敬,深為他的為國家為民族獻身精神所感動。
2000年5月30日新華社發布的《趙樸初同志生平》中說:“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戰后,他積極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組織婦女支前,動員和掩護300多名青壯年奔赴前線,千方百計地救濟、安置難民。上海淪陷后,他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積極與新四軍聯系,把經過培訓的上千名中青年難民,分批送往皖南新四軍總部。”
這短短的100余字,濃縮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少不同尋常的智慧,多少艱苦卓絕的斗爭!
朱誠基將軍的來信
1987年11月的一天,我因事去趙樸老家。客廳里,趙樸老正全神貫注地看一封信,只對我擺手示座,直待看完信,才爽朗而感慨地對我說:“50年光陰,也是彈指一揮間,要不是這封信,我真差不多忘記了這些將近半個世紀的往事了。”
趙樸老說罷把信遞給我。這是一封署名“老部下朱誠基”的長信,信中寫道:
敬愛的樸初老首長:
我們有50年的歷史聯系了,感情是深厚的,往事是難忘的。您還記得吧,1941年皖南事變突圍后,我首先找到您,才接上了黨的關系。當時您對我能突圍出來,非常高興,并熱情接待了我,詳細詢問皖南事變前后經過情況……
半個世紀前的一個進步青年,和您生死與共,得到您的幫助、支持。您不怕危險,與“共匪”革命青年混在一起,大力開辟上海租界的抗日根據地——難民收容所工作。您還親自發起“微陽社”進步活動,想那時,在白色恐怖的環境里,您干勁那樣足,不怕坐牢殺頭,實在難能可貴!樸初同志。您當時給我的印象太深刻、太親切了!我們都是歷史的見證人呵……
朱誠基叩上某月某日
就是這封信,使趙樸老在經過短暫的沉思之后,把話頭引向46年前——
那是1941年臨近春節的時候,趙樸初接待了一位衣衫襤褸、頭發很長的青年。沒等多問,來人就上前作一大揖,激動地說:“趙先生,我終于找到您了!”
來者即是朱誠基。一年多以前,朱誠基和千百名青壯難民一起,由趙樸初組織、安排,歷盡艱難前往皖南成立不久的新四軍總部。不料,在皖南事變中,朱誠基被俘了。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他找到機會,逃出虎口。但是,往哪兒逃呢?到哪兒找黨組織才能更快地歸隊呢?朱誠基想到了趙樸初先生。
趙樸初聽完朱誠基的敘述,立即表示一定想辦法幫助他,并先安排朱誠基在上海租界住下,讓他再等些日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奔波,趙樸初為朱誠基找到了可靠的關系,并親自帶他到“功德林”素餐館與關系人相見。幾天后,朱誠基便重新走上抗日前線。
1987年10月,趙樸老出差杭州,一個偶然的機會,二人再次相見,此時的朱誠基已經是當時浙江省軍區的軍級干部了。在趙樸老返回北京后,朱誠基又寫來了這封充滿激情的信。
團結五大宗教領袖
1995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仍在醫院的趙樸老以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主席的名義,倡導在當年舉行宗教界的全國性活動,立即得到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負責人的一致贊同。
鑒于中國五大宗教的領袖人物都是全國政協民宗委委員,因此,此事交由全國政協民宗委辦公室承辦。
趙樸老單獨指導我說:“你搞過十多年新聞工作,必須借助新聞媒介和輿論的力量,擴大這件事的社會影響,要把億萬宗教徒和平祈禱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讓全國以至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你應該著重把這件工作準備好,安排好。”我當即點頭稱是。
后來的事情,都是按照精心的考慮、周密的計劃并在趙樸老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8月14日那天,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座談會召開,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主席趙樸初發布《中國宗教界和平文告》,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副主席丁光訓(基督教)、安士偉(道教)、宗懷德(天主教)、傅元天(道教)和茗山(佛教)、阿布都熱依木·伊明(伊斯蘭教)等代表相繼發言。自即日始,中國五大宗教的全國各地宗教場所,開始為時一周的和平祈禱活動,盛況空前。
在此期間,中國內地許多電視臺、電臺、報刊作了連續報道,數十家香港、澳門、臺灣地區以及海外華文的報紙也作了報道,外國駐北京的主要通訊社、電臺都向外發稿,有多家外語電視臺、電臺和報刊發了消息。當我把這個海內外新聞媒體紛紛報道的情況向趙樸老報告時,他十分高興,連連稱道:“這件事做得成功,影響這樣廣,是中國宗教界人士和廣大宗教徒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對中國宗教徒祈禱世界和平一片虔心的回報。”
幾個月后,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宗懷德從歐洲帶回消息說,西歐各國都知道中國宗教界聯合舉行的祈禱和平活動。某國首腦表示,中國五個宗教能聯合在一起,共同進行祈禱和平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很不簡單。
(本文作者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巡視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