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熱點聚焦 海峽觀察 臺海人物 臺商臺企 在大陸 兩岸交流

首頁>兩岸>聚焦

因音樂認識北京,了解大陸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臺灣省籍小提琴手李佳穎“登陸”記

2025年03月19日 11:07  |  作者:本報記者 修菁 通訊員 張唯琛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臺青話融合)李佳穎:_因音樂認識北京,(6792678)-20250319110251

李佳穎在國家大劇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你若問我,是什么指引我回到大陸,那一定是音樂。北京的繁華、忙碌,充滿機會,都是我喜歡的。

——李佳穎

2013年初,作為“首來族”,臺灣省籍小提琴手李佳穎選擇“登陸”發展,“北京舉辦過奧運會這樣的國際重要賽事,又是首都,來這里發展,應該不會差。”

彼時,對于自己的職業樂手發展之路,李佳穎并沒有清晰的規劃,選擇來到北京發展,更多是基于一個年輕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簡單動念,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在這里一待就是十年,不僅見證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勃勃生機,而且在國家頂級音樂殿堂找到了一方“舞臺”,奏響了屬于他自己的華麗人生樂章。

“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音樂家”

李佳穎,出生于臺灣省新北市,家里開了一家小型鋼鐵廠,幼年時李佳穎對父親的印象總是“臟兮兮”的。由于想讓孩子們以后可以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父親為李佳穎兄弟二人規劃了專業音樂人之路。那一年,李佳穎4歲,還沒有鋼琴高。

與被父母支配人生的感覺不同,李佳穎對于音樂是發自內心的熱愛,他從不用父母催促練琴,對于練琴也從不覺得枯燥。8歲時,他主動加入學校的樂團,原本想學習管樂的他誤打誤撞在報名表上選擇了弦樂,“我那時候個子小,因為沒有更小的樂器了,我分到了小提琴。”那時的李佳穎甚至不知道小提琴是什么,更不會知道手中這架琴改變了他的一生。

“我其實找父親聊過,說不想拉小提琴了,還是想學管樂。但父親很嚴厲地跟我說,‘一個都還沒學好,就想著換其他樂器’!”由于父親的制止,李佳穎便全身心地撲在了小提琴的學習上,逐漸地,他發現自己愛上了這件樂器。

“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音樂家”,音樂天賦極高,對聲音很敏感的李佳穎回憶道,“我第一個學會的曲子不是樂譜本上的,而是一個咖啡廣告的配樂。聽一聽,就摸索出來了。”父母也震驚于李佳穎的天賦,開始著力培養他。

從小學五年級起,李佳穎開始系統性的小提琴學習,參加的演出越來越多,比賽成績也越來越好。中學起他便把學習重心放到了小提琴上,高考時,他順利考入臺灣東吳大學音樂系,主攻小提琴,大學畢業后又到德國弗賴堡音樂學院深造。

申請海外的音樂學院,一般一所院校只有兩次考試機會,如果沒有通過,那就意味著此生與這所院校無緣。德國弗賴堡音樂學院在全球音樂學院中名列前茅,那也是李佳穎的“夢中琴校”。時至今日,李佳穎仍然記得考試當天的場景,弗賴堡下著小雪,他因水土不服和緊張發著燒,“我當時腿都是抖的,在給小提琴調音時一根弦都沒調準。”可當他站在舞臺中央,配合著考試背景音樂拉響小提琴的那一刻,李佳穎所有緊張情緒全部消失了,完全沉浸在音樂之中。盡管沒一根弦是準的,盡管連日奔波讓他有所疲倦,可自信與從容的演奏讓他贏得了評委老師的好評,最終,一次性通過德國弗賴堡音樂學院的面試,并在四年后,順利拿到了該校管弦系小提琴演奏專業文憑。

“來到大陸就愛上了北京城”

走出象牙塔,未來的人生要怎么開啟,是擺在所有青年學子面前的必答題,李佳穎也不例外。

“像我們學音樂的,畢業后一般會選擇一線城市的交響樂團。因為北京在2008年舉辦過奧運會,又是首都,肯定不會差,所以就決定來北京試試。”2013年初,李佳穎登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作為“首來族”,在這之前,他還從未踏足過大陸,更沒有想過會在北京安家。

“北京和我之前想象中的差不多,繁華、忙碌,充滿機會。”談到北京帶給他的初印象,李佳穎表示。他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民辦音樂教育機構做老師,由于專業能力強,又很合群,很快李佳穎愛上了北京城,在北京找到了“家”一般的融入感,而且自己也被這座城市所接納。

在一次和同事的聊天中,李佳穎了解到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招聘,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報了名。經過一輪輪緊張的面試,憑借過硬的專業能力,他順利入職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曾經無數次路過,也曾慕名來這里聽過音樂會,在心中無數次升騰起要到這里工作的念頭。”回憶起十年前,收到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錄用通知的那刻,李佳穎還會會心一笑。

“我們樂團比較年輕,但在大陸也是頂尖的。我現在每一場演出結束,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刷小紅書,很多樂迷會第一時間發布音樂會的感受,看到他們的贊譽,我真的覺得很自豪。”談起加入國家級頂尖樂團帶給自己的成就感,李佳穎言語中透著自豪。目前,他已拿到國家大劇院的終身聘用合同。

“用音樂語匯架起兩岸溝通之橋”

自從加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李佳穎不僅更加忙碌,也感受到壓力重重。“我不擅長演奏歌劇,歌劇一場就要兩三個小時,強度非常之大。”歌劇是李佳穎在學生時代不太喜歡的演出方式,接觸也較少,但因為工作關系,現在需經常演奏歌劇。而接觸了很多歌劇后,李佳穎逐漸改變了對歌劇的認知,這讓他在演奏想法和方式上也有了很大改變,他認為“這是非常好的成長”。

回顧過往,十余年間,他跟隨樂團幾乎走遍了祖國大陸所有城市,還隨團到美國、加拿大、意大利、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巡演。在這個過程中,李佳穎與樂團越來越默契,他也逐漸意識到音樂作為一種媒介,是一股強大的向心力。

“記得在2014年巡演的時候,我們需要奏國歌,這是一個非常莊嚴神圣的時刻,絕不允許一點紕漏,樂團里不管你是哪里人,都要把心擰在一起,那一刻沒有個人,只有音樂本身。”李佳穎回憶道。

“在美國洛杉磯巡演的時候,我們演奏了《紫竹調》,當時臺下的華人觀眾聽后潸然淚下。”這一次的經歷讓李佳穎內心深受震撼,“兩岸同根同源,音樂的交流又是純粹和美好的,用音樂架起兩岸溝通的橋梁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于是,李佳穎開始嘗試用音樂聯誼兩岸青年的藝術交流活動。他曾與幾位在京臺胞共同參與主辦了“兩岸文化交流音樂比賽”,比賽優勝者可以到北京參觀體驗,“希望有更多臺灣同胞可以通過音樂認識北京,了解大陸。”他說。

從最初“登陸”時,對北京這片勃勃生機的熱土心懷憧憬,到如今定居下來,在國家頂級音樂殿堂找到一席之位,來到北京的十年,李佳穎也見證了北京日新月異的變化。

“北京進步太快,變化太大了。”看著長安街東線鱗次櫛比的高樓拔地而起,縱橫交錯的環路高架橋網車水馬龍,地下交通路網越來越便捷,李佳穎感慨不已。如今他已經完全適應了在北京的生活,“雖然北京生活節奏很快,以至于有時會懷念在故鄉臺灣的慢生活。但是每一次回到臺灣,沒幾天就會想念北京的高效與活力四射。”李佳穎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從未后悔來北京發展。

“你若問我,是什么指引我回到大陸,那一定是音樂。”說出這句話時,記者從這位年輕音樂人篤定閃亮的眼神里讀出他為現實音樂環境的滿足,以及對音樂的摯愛。

編輯:薛海春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欧美精品 | 日本全部一级视频 | 一本大道香蕉久97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日韩另类中文字幕20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