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協商建言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 包容可持續發展是共識

2025年03月18日 10:25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從2024年12月開始,中國人工智能科創公司發布的DeepSeek大模型,正持續在全球引發關注。如何保障以務實有效的多邊合作推進人工智能治理,為全球范圍內實現普惠包容平等開放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多的確定性和領導力,逐漸成為多數負責任行為體的共同認識

1月,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年會在瑞士小鎮達沃斯召開,主題聚焦智能時代的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會上發表題為“堅守多邊主義正道、促進開放包容發展”的致辭。2月,人工智能行動峰會在巴黎舉行,主題聚焦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參會并致辭,明確指出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中國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參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兩次會議的召開充分反映了當下國際社會對于人工智能發展以及開展務實有效的全球治理合作的關切。以此為背景,從2024年12月開始,中國人工智能科創公司發布的DeepSeek大模型,正持續在全球引發關注。如何保障以務實有效的多邊合作推進人工智能治理,為全球范圍內實現普惠包容平等開放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多的確定性和領導力,逐漸成為多數負責任行為體的共同認識。

從地緣政治以及國際體系變化的視角看,當前世界更加需要有效的多邊合作。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數據,1995—2023年全球貿易總額年均增長5.8%,2023年達到30.4萬億美元。1995—2022年,中低收入國家出口占全球的份額從16%上升至3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整體呈現互利共贏的普惠態勢。同時,持續出現的地緣沖突延宕、經濟全球化“逆風”等全球性的風險證明了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有效推進全球合作的特殊重要性。如果放任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全球經濟碎片化的趨勢發展而不加以干涉,那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5年全球風險報告》中列舉的武裝沖突、極端天氣、經濟對抗、錯誤和虛假信息、社會極化五大風險,將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理,世界經濟的復蘇以及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是無從談起。

從科技創新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來看,當今世界,人工智能作為信息技術革命的最前沿,具有特殊的重要價值和意義。2023年10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圍繞“人工智能怎樣發展與治理”的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巴黎人工智能峰會雖然存在差異、分歧、矛盾甚至摩擦,但其最終發布的《關于發展包容、可持續的人工智能造福人類與地球的聲明》顯示,包容、可持續發展,確保人工智能造福人類與地球,仍是與會絕大多數國家共同的認識與共有的關切。

就人工智能創新本身而言,DeepSeek為世界貢獻了能源可持續型人工智能發展的新生態。在此之前,能源密集型人工智能被認為是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唯一生態,其依靠堆積先進且昂貴的算力芯片、高效且昂貴的數字底座,支撐同樣復雜且昂貴的大模型,建設絕大多數全球南方國家以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可望不可即的人工智能賦能的數字經濟發展模式。昂貴的經濟成本,讓人工智能無法真正落實《全球數字契約》等文件中普惠包容可持續發展原則,也讓人工智能的發展面臨可持續能源成本的約束邊界;人工智能成為個別國家以及少數強勢行為體壟斷的昂貴新玩具。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進程中可能被邊緣化,而人工智能能力的集中甚至有可能加劇全球地緣政治分歧,形成“有”與“無”的兩極世界;必須通過政府、技術界、學術界及慈善團體等共同參與,構建全球防護網,分享最佳實踐,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和商業模式。

從巴黎人工智能峰會上傳遞的信息來看,DeepSeek大模型的橫空出世,在成本與效能上的有效均衡、在擺脫電力密集型人工智能模式上的積極探索,選擇對全球南方國家以及各類缺乏能源和能力優勢的弱勢群體更加友好的開源生態,為破解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難題提供了卓越的解決方案。這是中國人工智能業界對世界作出的貢獻,也是踐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的有效答案。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已經作出了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戰略選擇,并持續不斷地通過技術以及治理領域的創新、通過對真正多邊主義的堅持與維護,以及對普惠包容平等開放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堅定支持,為全球朝著正確方向前行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作者沈逸系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 午夜福利网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片 | 永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色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