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綠·聲音

委員建言:

以水定綠定產推進“三北”攻堅戰

2025年03月18日 09:11  |  作者:本報記者 王碩 高志民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三北”工程是國家戰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標志性工程。在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中,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表示,一年多來,在國務院“三北”工程協調機制的統一指揮下,各地區、各部門、央企民企協同聯動,鏖戰沙海,三大標志性戰役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在東部殲滅戰片區,遼蒙千里阻沙帶等一批重點項目進展迅速、成效明顯,科爾沁沙地正在重現往日稀樹草原的壯美景觀。在中部攻堅戰片區,庫布齊400公里光伏長城、十大孔兌綜合治理等重點項目扎實推進,烏梁素海變得更加亮麗,藍色的光伏、金色的沙漠交相輝映,十分壯觀。在西部阻擊戰片區,世界第二大沙漠被“系”上了綠色圍巾,提前實現鎖邊“合龍”,為下一步全面系統治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時代的“三北”工程,更加注重治理機制、治理模式的創新,更加注重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在具體實踐中,光伏治沙板上發電有效益,板下種植有收入,實現了一舉兩得。以路治沙開出的作業路成了百姓致富的幸福路,以工代賑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得實惠。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長利深有感觸——在春意漸濃的南疆大地上,中廣核萬畝治沙項目正煥發勃勃生機。作為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行動”的關鍵節點,這里已形成綿延10公里的生態屏障,直接錨定流動沙丘,阻斷沙漠擴張路徑。治理中創新采用“沙膜”技術,通過在沙地中添加植物纖維黏合劑,改變了沙粒力學特性,使其具備結團能力,可保水、保肥,承載植物生長,有利于建立局部區域生態環境。

在庫布齊沙漠,中廣核采用“種樹﹢種草﹢養殖﹢發電”一體的生態光伏產業模式,建成6座光伏電站。有的通過太陽能﹢多能互補清潔能源供熱系統,用電、用水分項計量監測等技術措施,打造出一個個綠色智能電站;不少電站還在草方格中播撒楊柴、沙蒿、沙大旺等抗旱防沙植物擋住流沙,并且在光伏板下種植黃芩、紅棗樹等經濟作物。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下一步,我們要繼續發揮創新主導作用,努力攻克技術難題,強化科技支撐,促進產業各要素協同發展,為在‘三北’工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楊長利表示。

這幅綠富同興的新圖景,正是“三北”地區不斷厚植綠色優勢的縮影。

“如今‘三北’工程已經陸續進入了新的施工季,各路治沙大軍再次出征、持續奮戰。”關志鷗表示,“新征程上,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傳承弘揚‘三北精神’,勇擔使命、不畏艱辛,力求做到種一棵、活一棵,治一片、成一片,確保三大標志性戰役如期取得重要成果。”

在全國兩會期間,推進“三北”工程下一步發展也是委員們關注的重點。“堅持‘以水定綠’,科學精準實施防治措施”是委員們的共識。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農林科學院林業與草地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蔣齊指出,沙漠是一種自然生態系統,是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把“沙化土地治理”和“征服沙漠”混為一談,不是“沙區植樹造林越多越好”,防沙治沙也不僅僅是植樹造林種草。沙區植綠的關鍵是水,要以水資源承載力確定林草覆蓋率,不能盲目以綠的數量替代治沙成效。

他強調,針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誤解,要把單一的植綠防沙治沙科普宣傳,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理念,向農、林、草、畜、工、水等聯動綜合系統治沙轉變,摒棄治沙造林種草園林化傾向,普及農業、林業、草業、畜牧業、工業、水利等行業治沙的典型案例,科學宣傳沙區植綠的數量和質量要與水資源量融合,讓系統治理、以水定綠定產的科學理念深入人心。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李彬認為,對于原生的沙漠、戈壁和荒漠,應以自然修復和保護為主;對因為人類過度開發而產生的沙化和荒漠化土地進行人工修復時,要尊重自然規律,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沙則沙、宜荒則荒。

“喬灌草面積一定要‘以水而定’。”他建議,一方面,要立足不同區域水資源條件,合理確定喬灌草比例和治理措施,杜絕“竭澤而漁”;另一方面,通過精細化調度,用好雨洪水資源,也要千方百計地增加水資源的有效供給,如研究將黃河凌汛期和夏汛期洪水資源作為其水源的可行性和實施路徑。

編輯:李律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理论片久久网站 | 亚洲A∨一区二区影片 | 五月婷婷久亚洲有码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