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寧夏政協委員關注——

如何讓集體經濟“破繭成蝶”?

2025年03月17日 08:18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老油坊營業額18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益22萬元,股東分紅6.8萬元。”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通貴村老油坊迎來首次分紅,村里處處洋溢著喜悅的氛圍。68歲的村民股東趙玉祥告訴記者,通貴村利用原有老村部閑置的4間營業房,在后院打造了占地面積410平方米的通貴村老油坊,通過傳統工藝、古法壓榨,每日可產出1200斤品質天然的胡麻油,集體經濟獲得成功。

近年來,寧夏始終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重點在產品價值提升、營銷模式創新、品牌培育打造上下功夫。2024年寧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7元,增長7%,增速居全國第8位,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但是部分農村的集體經濟還存在人才、經費、政策等短板。如何進一步讓集體經濟“破繭成蝶”?多位自治區政協委員對此建言獻策。

魏莉委員認為,發揮“頭雁”帶動作用是關鍵。“集體經濟要發展,人的作用非常關鍵!”她建議建立集體經營管理人員聘任管理制度,制定政策鼓勵引導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返鄉就業人員投身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依托寧夏大學等區內高校,支持村干部、致富帶頭人進行大專以上學歷提升,積極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運營的實用型農村經濟人才,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針對部分村在拓展產業、擴大規模、延長鏈條等方面缺少資金,制約村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現狀,王靜戟委員呼吁,建立財政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長效機制,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方式,扶持一批發展基礎好、產業后勁強、聯農帶農效果好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擴大經營規模,打造特色品牌,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經營收入,引領全區農村集體經濟提檔升級。

“手中無米,叫雞不理”是目前寧夏多數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真實寫照。兩位委員均表示,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這個問題上,多渠道籌集經費非常重要,只有掌握“多方籌措、精準施策、量體裁衣、靶向發力”的原則,才能做好村級集體經濟這塊“大蛋糕”。

(本報記者 范文杰)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在线视频影院 |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222 | 视频电影免费久久 | 欧美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不卡二区亚洲 | 亚洲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