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建言立論 統戰新語 雙向發力 民主監督 提案工作 實踐探索 委員自身建設

首頁>理論>建言立論

從“算力圍城”到“開放融通”:

走有中國特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創新之路

2025年03月17日 07:49  |  作者:張云泉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 要注重發揮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作用,讓科技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深刻洞察人工智能的戰略意義,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并強調“要加強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結合,從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發,推動人工智能在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的深度運用,創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4年被譽為人工智能“應用元年”,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這一創新之變正在重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

智變浪潮: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領新質生產力變革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以DeepSeek等為代表的企業通過算法突破和深度并行優化,實現了以低算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重要突破。在應用領域,吉林大學“知新”教育評價大模型助力提升教學質量;智能醫療系統在150多家基層醫院提供兒科輔助診斷……截至2024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超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接近6000億元。在專利創新方面,2014年至2023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超3.8萬件,居世界第一。

然而,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仍面臨創新能力有待提升、應用場景不夠豐富等挑戰。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雖可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創新效應,但資本密集型企業對技術依賴度較低,人工智能創新對其高質量發展影響不明顯。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通過技改資金扶持,助力企業建立“國家級生成式人工智能企業研發中心”,鼓勵并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圍繞垂直領域開展基于行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和研發能力構建。

算力圍城:直面發展瓶頸加快基礎設施升級

隨著大模型應用深化,算力已成為全球競爭的關鍵戰略資源。國際領先的人工智能訓練集群已實現“三高一快”:高密度(單機柜功率密度40-100kW)、高效率(GPU訓練效率70%~80%)、高性能(算力規模超100Eflops@BF16)和快速響應。面對算力挑戰,DeepSeek正是通過突破性的強化學習技術(RL),實現了高效能低成本的模型訓練。

當前,我國高端智算中心單體規模僅在100~1000Pflops之間,與國際領先水平差距明顯。主流機架功率密度低于15kW,能夠支撐大模型訓練的高端算力中心極為稀少且訓練效率不超過30%。在這種情況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門應出臺高端智算中心建設管理辦法,建立分級準入標準,對高端智算中心給予補貼。同時設立“智算工具鏈產業基礎再造”和“超智融合”專項研發基金,突破十萬卡級并行訓練自主工具鏈等關鍵技術。

場景破圈:具身智能開啟養老服務新篇章

人工智能在民生領域實現創新突破。當前,人口老齡化是必須應對的社會問題。積極應用人工智能,大有可為。面對約5000萬失能失智老人,我國護理人員存在巨大缺口,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前景廣闊。目前,深圳市已發布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計劃,提出到2027年培育百億級企業10家以上。北京計劃推動萬臺具身機器人規模落地,重點布局家庭服務、養老助老、醫療健康等人機共生環境。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

然而,當前具身智能的應用過分注重技術升級而輕視人文關懷。以養老服務為例,外骨骼輔助、智能急救判斷等實用場景仍未得到充分開發。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提升服務精準度、降低使用門檻等方面潛力巨大,但產品操作流程仍需簡化。相關部門應以人機協作為導向,設立“具身智能產業基礎再造”專項,重點突破老年人生活輔助等剛需場景,讓技術真正服務于人。

開放融通:拓展全球合作新格局

2024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上指出:“要引領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興領域規則制定,加強人工智能國際治理和合作,確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類。”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不僅為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帶來了一系列治理挑戰。

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日趨嚴格的背景下,中國企業積極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DeepSeek通過開源開放戰略推動三個方向的創新:一是可持續發展,聚焦人工智能助力全球環境治理;二是多學科融合,促進人工智能與生命科學等交叉創新;三是多元文化融合,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全球共有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242家,其中2024年上半年新增15家。我國已成為全球開源參與者數量排名第二、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2024年7月,第78屆聯大通過了中國提出的“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包括美國在內的140多個國家參加聯署。我們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通過務實的國際合作突破精神文化和意識形態障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可設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國際合作”專項基金,支持更多國內企業牽頭與海外高校、研究機構合作,采用數據開源、場景開放戰略,聚焦可持續發展、多學科融合、多元文化融合等領域的國際合作,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堅持‘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強科技創新全鏈條部署、全領域布局,全面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人工智能發展正處于關鍵機遇期。面向未來,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為指引,加強技術創新,拓展應用場景,深化國際合作。特別要注重發揮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作用,讓科技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

(作者張云泉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性爱国产精品福利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 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 | 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天天综合网久久网亚洲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