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建
民建青島市委會:幫助有“身份證”的白菜“擴能提質”
晨霧未散,青島膠州灣畔的大棚菜田已熱鬧非凡。“以前菜農靠天吃飯,現在靠科技保收成,每棵白菜都有‘電子身份證’。”面對民建青島市委會“擴能提質”主題調研組一行,青島市菜籃子工程集團負責人自豪地介紹。
如何通過科技賦能和現代化管理,有效提升膠州大白菜等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推動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升級?民建青島市委會秘書長曹麗輝在調研中建議,進一步加強農產品供應鏈的穩定性,確保農產品的穩定供應和質量安全。“這直接關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提升產能的同時,應注重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推廣綠色種植技術,減少化肥農藥使用,確保農業生產的環保性和可持續性。”民建青島市委會專職副主委陳成意建議。
民建青島市委會主委劉瑞金則建議,在提升品質方面,要積極與科研院校合作,引入新型種植技術,利用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確保大白菜等蔬菜的綠色、生態、安全;在加工環節,引進先進設備,提升加工精度與效率,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直播帶貨、電商銷售等新興模式,拓寬銷售渠道。“進一步講好膠州大白菜的歷史文化故事,提高膠州大白菜的市場知名度與競爭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條,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實現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真正實現‘擴能提質’。”
調研組表示,民建青島市委會將持續關注菜籃子工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民生保障和農民增收。(本報記者 陳小艷 通訊員 陳笑蔚 陳敏)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