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江蘇泰興市政協建言—— 打造更具活力的“創新特區”
“當前政策體系與科創企業成長周期的匹配度如何?技術成果工程化過程中是否需要跨部門協同支持?”近日,江蘇省泰興市政協經濟界別委員履職小組走進泰興高新區,向企業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并開展走訪調研。
開春以來,泰興市政協聚力“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中心任務,發揮專委會“專”的優勢,組團推進聯系一個開發園區、對接一個特色產業、反映一批社情民意、助推解決一項企業“卡脖子”問題。2月20日,市政協主席會議組織50多名委員,邀請15家部門、單位,專題走訪泰興高新區,看產業、看項目、看配套,聽情況、析問題、深建言。
泰興高新區2016年獲批省級高新區,市委賦予“建設創新特區、打造產城融合樣板區”的發展定位。多年來,高新區致力于構建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務業“3﹢1”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提升“人才、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數據顯示,2024年該園區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家,新認定省瞪羚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19家?!?025年,我們將緊盯項目謀質效,聚焦產業求突破,推動園區向高攀登、向新發力、向綠而行、向智轉型。”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蔣杰介紹說。
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是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的關鍵環節,也是突出難題。蔣杰說:“高新區加大與省產研院、中字號產業協會合作力度,落地了一批產業創新項目、公共服務平臺。江蘇集萃半導體陶瓷材料研究所是由清華大學新型陶瓷和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產研院、泰州市產研院、泰興高新區四方共建,借‘智’登高的產創項目?!?/p>
“這種‘院所﹢民企﹢基金’的聯合攻關模式值得推廣。”市政協委員、市工信局副局長張志巖建議,堅持“一個平臺就是一個特色產業”的理念,強化耐心和定力,加強創新資源鏈接、導入和孵育,加速科技成果對接、產業需求轉移轉化,為“創新特區”建設孵化未來發展新動能。
企業是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最佳合伙人”。市政協委員、壹能企劃總經理張正發言時說:“園區給予了我們足夠‘耐心’和幫助,我們也必須用發展回饋園區。這些年,‘壹平臺’為園區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法律咨詢、知識產權保護、市場推廣等全方位服務,目前已服務企業超1000家,孵化企業100多家?!?/p>
人才優勢是高新區的最大優勢。在“雙創社區——象寓”的公共留言板上,海歸博士小陳“我們最需要的是事業合伙人,而不僅僅是房東”的留言引發委員們的共鳴。走訪一結束,經濟界別委員進一步呼吁,將政策咨詢、投融資對接等職能嵌入人才社區,構建人才服務綜合體,助力創新生態建設?!靶闹附猿烧妫兄两悦篮??!毙£愒谂笥讶c贊政協委員的行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江蘇‘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笔姓f主席徐聞仲說,“園區是產創融合的主陣地,更是‘賽馬場’。我們將動員廣大委員密切關注和全力支持高新區發展,助力打造更具活力、引力、實力的‘創新特區’?!保ㄍㄓ崋T 李莉 本報記者 江迪)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