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需要切實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注重實體化、人文化、大眾化,凝聚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的強大合力。建議:
一、 戰略支持、規劃引領,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實體化”。一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拓展各民族“三交”深度。做實戰略,對積極融入大局進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做精城鄉,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科學合理規劃城市空間布局,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激活鄉村振興動力新引擎。做暖社區,不斷完善社區基礎設施、綜合服務能力,創造各民族共享的公共空間和社區環境。二是突出大江大河大山大水紐帶作用,不斷拓展各民族“三交”的廣度。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加快昆侖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程,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并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等。
二、 突破傳統,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人文化”。做強引領陣地,利用媒體、網絡、學校教育等多維渠道,加強民族“三交”的教育宣傳。做優文藝創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作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團結進步文藝作品等。充分利用好全媒體,講好從古至今、從傳統到現代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三、 深入群眾,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大眾化”。促進東西部合作與交流,形成與文旅結合的創新項目,促進東西部協作。豐富文化、旅游、體育等活動載體,提升體驗感與參與感,讓區域特色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添彩。突出時代背景,準確把握文化發展脈絡,提煉出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精神和品格的文化符號,構建多元立體的表達傳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