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把“發展所需”“民之所盼”作為“行之所向” ——四川南充市政協履職成效獲肯定
“市委對政協工作是高度重視的,對政協履職成效是充分肯定的。”近日,四川省南充市委政協工作會議召開,中共南充市委書記張冬云對全市政協工作的充分肯定,讓參會的政協委員們倍感振奮。
回望七屆南充市政協3年來的履職歷程,市政協謀劃確立了“133”工作思路,引領廣大政協委員踴躍投身“同心共建現代化南充”火熱實踐,同心政協、質效政協、活力政協“三大建設”成效斐然,“夯基提能”“創新進取”“提質增效”,一年一個主題,一步一個臺階,彰顯出堅定的政治本色、奮進的時代風貌和務實的履職擔當。
身處新時代新征程,市縣政協怎樣干出新樣子、作出新貢獻?
從2022年起,市政協啟動實施政協委員(干部)教育培訓五年規劃,動態組建南充政協智庫,持續厚植履職優勢和智力支撐。
“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國家級高新區”,邱亞明、曹兆文等智庫專家以及何清君等委員的系列協商建議被省級
2024年5月30日,
據統計,市政協先后向市委報送調研視察及協商報告90余篇;舉辦企業家座談會及“我為高質量發展獻一策”“我為美麗南充建一言”議政建言活動80余場次,收集意見建議650多條,“加快氫能產業發展”“推進石油化工產業發展”等一大批建言成果轉化為市委決策,助推南充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力充盈、動能澎湃。
實施鄉村全面振興戰略,是黨中央的重大部署,是廣大農民群眾的熱切盼望。南充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如何向現代農業強市轉變,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課題。
3年來,市政協圍繞守住底線、產業發展等“五大重點”,開展產業培育、就業培訓等“雙助”特色幫扶活動150余場次,引導委員企業興建產業項目300余個,促成高標準農田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工作落地;指導9縣(市、區)政協開展“院壩協商”“民情懇談”等“有事來協商”活動1600余場次,協調相關部門積極回應和解決群眾訴求800余件。
2023年2月上旬,市政協組織“三農”領域智庫專家、部分委員以及南充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專業骨干,深入開展南充現代農業發展課題研究。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市政協報送的《南充市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獲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化集群化發展、加快智慧農業建設等“金點子”轉化為助推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金鑰匙”。
當下,“建成副中心,譜寫新篇章”是南充全市人民的共同向往和奮斗目標。南充市委作出系統部署,發出了“打贏翻身仗、勇于挑大梁”的動員令。“要緊扣‘發展所需’,持續提升服務中心大局的精準度和貢獻率;要彰顯政協履職的人民性,協商于民、協商為民,將‘民之所盼’作為‘行之所向’。”市政協主席廖倫志表示。(記者 韓冬 通訊員 王梅濤 蔣銀偉)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