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武漢武昌區政協助力“雙碳”經濟向“新”而行
“各位委員,此處原為武漢市公交集團的螃蟹岬停保場,用于公交車維護和停放廢棄車輛。2022以來,武漢公交集團運用‘場站租賃+合資經營’模式對場地進行盤活利用,將其改造為新能源汽車交易中心。目前,日均接待客戶超500人次,年產值超12億元,為武昌區探索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區作出了重要貢獻。”近日,武漢市武昌積玉橋街道政協聯絡委組織省市區三級政協委員走進中運公交(新能源)汽車交易中心開展協商調研,中運公交實業控股(武漢)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成帶領委員邊參觀邊介紹中心相關情況。
在這里,委員們不僅看到一個有別于傳統銷售模式的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交易中心商業業態,還感受到一個集光伏發電儲能充電一體的新能源商業綜合體雛形正在形成。近年來,武昌區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以打造環沙湖雙碳經濟帶為核心,全力推進雙碳領域創新發展,逐步成為全國碳金融發展新高地。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心正是順應環沙湖雙碳經濟帶低碳場景建設,逐步實現‘銷售展示中心、金融服務中心、科普體驗中心、跨境電商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五心聯動功能,打造武昌產業聚綠新標桿。該中心二期建設正在籌劃中,我們希望統籌各方資源共識,推進該項目與周邊商業體銜洽并建,打造出獨屬武昌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走廊’。”積玉橋街道辦事處主任夏偉向委員們介紹說。
委員們結合調研中了解到的交易中心后期整體建設具體問題,建議園區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對接溝通,做優新能源汽車配套增值服務,建立“碳值+安全值+健康值”三維積分系統,為用戶提供從充電到車輛保障的全流程服務。創新新能源主題生活樂園和消費場景,打造“人、車、生活”新業態,結合附近武昌文旅人氣資源優勢,加強低碳文化消費體驗。
武昌區政協主席王興文參加協商會提出,園區要牢牢抓住“中碳登”這個“牛鼻子”,結合武昌區打造全國碳金融集聚區機遇,依據園區新能源的主題定位,探索光伏發電、電力儲能、AI能源控制等技術應用,加強與武漢雙碳產業研究院合作指導,充分用好武昌區綠色金融綜合優勢,運用整體思維優化低碳消費場景設計與管理,在創新中進一步融入環沙湖雙碳經濟帶省級戰略建設,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升級。
“大家從多角度、多維度深入剖析產業發展難題,不僅為產業園中心的建設理清了思路,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思路。衷心希望能夠有更多機會參與此類活動,持續見證并助力區域經濟與產業的蓬勃發展。”周成會后感言道。(記者 毛麗萍 通訊員 江探)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