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宏觀政策更加重視惠民生,更加重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作用。但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建議:
一、 進一步推動政策落地刺激存量置換需求。充分發揮“兩新”等促消費政策的牽引作用,繼續拓展以舊換新政策,鼓勵消費者更新耐用消費品,并進一步鼓勵綠色和智能消費,促進消費升級。強化和優化以舊換新的實施力度、服務體驗,發揮品類的橫向帶動作用和升級價值。
二、 推動新技術在消費領域中的率先應用。通過政策引導、模式推廣、典型案例樹立等方式,建立以產業應用價值評價AI等技術創新的體系,不斷強化技術應用的產業價值導向,讓技術企業和制造流通企業都成為創新應用的源泉。通過政策鼓勵、案例評選等方式,推動技術企業通過開放平臺、智能體、產品化等方式,提供門檻低、價值明確、開箱即用的AI等技術產品和服務,全方位激發零售產業創新動能,特別是讓中小企業充分共享技術紅利。
三、 用精準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撬動市場增量。通過政策引導和模式建立,充分鼓勵產業鏈上的企業、機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更高效、精準地實現對用戶需求、市場趨勢的精準把握,為品牌商家提供精準的產品和服務。在實物消費之外,進一步推動服務消費發展,如教育、醫療、旅游、文化等,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四、 加強政策引導優化市場競爭環境。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導向,引導企業避免同質化競爭,鼓勵差異化發展。對于新興產業給予適當的扶持和培育,幫助其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對于傳統產業,推動轉型升級,不斷提高產業附加值。強化市場監管,加強反壟斷執法力度,防止企業通過不正當手段壟斷市場或進行惡性競爭。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讓市場資源能夠更加合理地流動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