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區政協動態
北京市昌平區政協組織首場“京華議事廳”活動破解“單車圍站”難題
北京市昌平區政協組織首場“京華議事廳”活動破解“單車圍站”難題
“每天早晚高峰,地鐵口附近簡直成了‘停車場’,電動車、自行車、共享單車亂七八糟地堆在一起?!?nbsp;
“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停車設施供給不足;二是共享單車運維管理不到位?!?nbsp;
“建議將地鐵北邊的綠地部分區域改造成生態停車場,緩解A口附近非機動車停車難的問題?!?nbsp;
3月6日,北京市昌平區政協在回龍觀街道回天城市會客廳舉辦首場“京華議事廳”活動,聚焦回龍觀東大街地鐵站口的“單車圍站”難題,深入協商。
會上,北京市民代表、地鐵站周邊商戶及居民代表分別提出了具體問題和需求,政協委員們通過前期的實地調研,聚焦存在的問題,從建設生態停車場、提升綠色休閑空間、通過市場模式提升停車場運營維護水平、匯聚多方合力共同維護站點周邊秩序等方面,給出了合理化建議,區回天專班、區城市管理委、區交通局、區園林綠化局、規自分局等職能部門和屬地霍營街道的負責同志一一回應了訴求,大家共同探討回龍觀東大街地鐵站周邊非機動車停車難、通行難等問題的解決路徑?,F場氣氛十分熱烈,大家圍繞一件事、一條心、一起議,逐步達成共識。
據了解,“單車圍站”作為共性問題,一直以來受到了各方關注。昌平區霍營地區地處回天腹地,所屬兩個地鐵站擁堵程度均排全市前十。對于此次協商討論的回龍觀東大街地鐵站,每日早高峰進站超1.5萬人次,擁堵程度居全市第8名,日均停放非機動車超7000輛,非機動車停車難、行人通行難、安全隱患多。為解決這一問題,昌平區政協落實北京市政協的統一部署,通過“京華議事廳”協商平臺,邀請居民群眾、周邊商戶、相關委辦局負責人與委員們坐在一起,大家直面矛盾,通過商量出辦法、出共識、出感情、出團結,商量出一個各方接受的最佳解決方案。
那么,如何挖潛路外公共非機動車停車場空間,有效緩解非機動車停車難的問題呢?
北京市昌平區政協委員周賢建議,把地鐵站A口北邊的綠地部分區域改造成生態停車場,既作為普通停車場使用,又可以進一步改善周圍環境,符合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也是花園城市和花園場站建設的趨勢和方向。
“解決地鐵口單車圍站問題,不是某一方的獨角戲,而是多方共贏的協奏曲”。區政協委員高潔表示,占用綠地建停車場,周邊居民的利益確實受損,能否只占用部分區域,留給周邊居民一定的綠化休閑空間。區園林綠化局等部門表示,可以統籌考慮地鐵站口和城市綠地的關系,利用部分綠地建設林下停車場,同時對整體做一個提升,合理打造服務多元的城市公共空間。
建好之后的停車場怎么管?管理資金從哪出?在協商交流環節,圍繞停車場的運營維護、共享單車配置等問題,區政協委員鄭仕敏、孫鵬飛、焦東杰和首開同信公司負責人、美團單車公司區域運營負責人展開了積極討論,提出了引入社會資本運營管理停車場、美團單車繼續增加運維力量、充分發揮社會共治作用等意見建議。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充分討論,與會人員初步達成共識,霍營街道人民議事員李寶成現場公布了協商成果?;魻I街道工委書記徐忠輝表示:“今天的協商不是終點,而是行動的起點?!焙罄m,協商成果還將梳理形成《回龍觀東大街地鐵站非機動車停車秩序專項治理方案建議書》,重點標注各方責任與協作節點,盡快推動協商成果落地見效。
與會委員們表示,“京華議事廳”首次走進昌平區,是將協商議事平臺實實在在地搭建到了百姓家門口,在離百姓最近的地方開展最接地氣的協商。接下來將認真梳理本次協商成果,繼續以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資政建言,使“京華議事廳”成為扎根百姓身邊的,具有政協特色的,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協商平臺。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