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速度快、碳匯能力強、在中國分布廣泛……說起竹子的特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和根如數家珍。
“通過應用現代復合材料技術,能夠顯著提升竹材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竹基復合材料在建筑、交通、市政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其產業鏈貫穿國民經濟的一二三產業。目前我國每年可砍伐竹材量約為1.5億噸,但目前僅應用0.4億噸。如果將閑置竹資源做成竹基復合材料產品,加快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將在解決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方面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并對節能減污降碳、改善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戴和根說。
戴和根建議,構建全產業鏈協同聯動體系。制定竹基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政策,建立從原料種植、加工到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協同體系,整合上下游資源,形成從竹材培育、基礎加工到高附加值產品開發的閉環產業鏈。設立竹復合材料產業園區,提升整體生產效率和質量控制水平。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提升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水平。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業聯盟,加強竹材供應鏈保障能力。
關于研發能力和裝備水平,戴和根建議,重點突破高性能竹纖維提取、高強度復合材料制備等關鍵技術。支持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攻關,建立國家級竹基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推動加工裝備向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開發適應高效加工需求的專用裝備,如竹材纖維化設備、自動化鋪裝設備等。
針對竹基復合材料的標準相對滯后,應用場景較單一的現狀,戴和根建議,加快相關產品的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制定,涵蓋原材料規格、加工工藝、產品性能、驗收及認證標準,同時積極推動標準國際化進程,提高我國竹基材料產品的國際市場認可度。大力推動綠色建筑、交通運輸、市政、水利等領域的使用,特別在管道、管廊中對傳統鋼材和混凝土材料的替代應用。(記者 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