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這是張春生委員作題為《積極發展銀發經濟 全力增進老年人福祉》的發言。 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發展銀發經濟,是深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銀發經濟作出全面部署。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各地、各部門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實踐,為老服務和老年人消費日趨多樣,新的消費模式業態不斷涌現,老年消費潛力逐步釋放。同時也應看到,我國銀發經濟尚處于發展初期,還存在著內生動能不足、產品服務供需錯配、消費環境有待優化等問題。
為此,建議:
一是量身打造為老服務產品,讓老年人滿意消費。要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要進一步優化養老產品供給,提高產品服務品質和適老化設計水平,健全細分關鍵領域產品服務的標準規范,發布老年用品推廣目錄,支持老年產品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突破。繼續將適老化改造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和城市更新支持范圍,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要加快培育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龍頭企業,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打造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集群。要積極促進養老服務與健康、教育、旅游、體育、休閑等產業跨界融合、集聚發展,改善老年人服務體驗,形成更加多元的服務業態、更加繁榮的消費市場。
二是激發銀發消費內生動能,讓老年人安心消費。要增強老年人消費能力,多渠道增加老年人收入,使老年人有穩定經濟來源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大力倡導積極老齡觀,不斷優化老年人社會參與路徑。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適當提高繳費年限、繳費金額與養老金領取水平的掛鉤比例。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推動建立相關保險、福利、救助相銜接的長期照護保障制度。進一步發展養老金融,優化個人養老金制度,推動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收益穩健、風險可控的養老理財產品。充分發揮養老慈善信托公益事業特點,創新養老慈善模式,匯集更多養老慈善資源,增強銀發經濟市場活力。
三是營造良好老年消費環境,讓老年人放心消費。要通過完善支持政策,優化市場秩序,引導老年人養成理性消費觀,為老年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公平透明的消費環境。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圍繞銀發經濟細分領域,制定和落實專項支持政策,從財政支持、稅收減免、土地優惠和人才培育等各方面激發銀發經濟參與主體的市場活力。要加快推進適老消費環境建設,加大對欺老詐騙行為的打擊力度,消除虛假宣傳、歧視老年消費者等各類老年消費安全隱患,努力解決信息化、數字化環境下誤導性消費、誘導性消費等老年人“被消費”問題,有效破除“數字鴻溝”。建立跨部門的銀發經濟綜合監管體系,結合行政監管與行業自律,提升監管水平,嚴厲打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