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以高水平履職成果為一域增光、為全局添彩
以高水平履職成果為一域增光、為全局添彩
——深圳市
本報記者 白楊
“‘刷臉’回家的感覺真好。”2月25日,在深圳市政協全會的港澳委員小組討論中,呂碩晉委員分享了從深圳灣口岸新通道過關的愉快體驗。深圳灣口岸“免出示證件”刷臉通關試點首月超90萬人次刷臉通關。“通關效率的大幅提升讓深港跨境往來更加便捷,也彰顯了大灣區融合發展決心和信心。”他希望,推動更多口岸充分發揮AI技術優勢,將“人臉識別通關模式”推廣至跨境車輛通關,進一步便利目前的跨境車輛通關模式,為大灣區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助力區域互聯互通再上新臺階。
近年來,深圳市聚焦“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推動基礎設施一體化聯通、規則機制一體化銜接、民生領域一體化融通。一批可見可感可及的實際舉措和成果讓委員們感慨: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接下來更要為深港澳合作、大灣區發展建言獻策。
科技創新是深港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劉根森委員針對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建議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要素流動與人員往來便利化,推動要素流通規則與國際規則接軌,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提供支撐。
深耕智能產業的黃卜夫委員希望,推動更多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落地,打造更智能高效的“智慧工廠”,讓制造業在新的科技浪潮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作為香港委員,要勇于為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凝聚合力。”馬紹祥委員提出,要充分發揮香港的優勢,努力在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中助推深圳科技創新。他建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要在制度上突破,讓兩個園區發揮引進人才的職能,成為深圳高質量發展的支柱。
目前深港兩地專業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主要依賴傳統高校體系。黃善端委員在調研中發現,近年深港兩地高校專業服務教研工作,出現“重學歷、輕實戰”現象,所培養人才難以滿足專業服務實際需求。他建議,充分發揮深港兩地優勢,依托現有專業服務教育培訓體系,打造支持各產業現實所需的“實戰化”專業培訓體系,加快培育助力深港發展所需的專業服務人才隊伍。
麥融斌委員認為,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可充分
青年是灣區的未來。關恩賜、
市委港澳辦、市口岸辦、市僑辦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就委員發言進行現場回應,并表示對委員們的意見建議將逐條研究、抓好落實。
“將繼續發揮好港澳委員的‘雙重積極作用’,努力以高水平履職成果為一域增光、為全局添彩。”談及新年履職計劃,簡慧敏委員信心滿滿。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