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5年第一期
中國寫實畫派二十周年展
編者按:2024年12月19日,由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寫實畫派聯合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北京靳尚誼藝術基金會支持的“中國寫實畫派二十周年展”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共展出41位藝術家的220余幅經典寫實作品。
風干了的小河谷(油畫)110×130cm 2020年/艾 軒
回望二十年前,由靳尚誼、艾軒、楊飛云、王沂東領銜的北京寫實畫派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了首次展覽,次年因陳逸飛等幾位京外藝術家的加入更名為“中國寫實畫派”。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國寫實畫派”已匯聚國內具有雄厚實力的代表性藝術家三十多位,并不斷涌現出眾多帶有經典性的優秀藝術作品。他們秉承傳統,勇于創新,不僅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支持,更在中國油畫界樹立起了一面鮮明的旗幟。二十年堅持不懈地努力,“中國寫實畫派”聲名日隆,影響日甚。
數字藝術家(油畫)90×83cm 2021年/靳尚誼
梁 焰(油畫)100×100cm 2003年/何多苓
自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明萬歷年間把油畫帶到中國,經過四百余年的根植發展,油畫已經成長為中國本土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國人留學歐洲,西洋油畫及其教學模式也迅速被引進并在中國發展起來。馮鋼白、李鐵夫、徐悲鴻等藝術大師,系統地學習了歐美及法國學院派寫實油畫的理念和技法,建立起中國寫實油畫的雛形。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俄羅斯巡回畫派和蘇聯的油畫成為中國寫實油畫的主導力量。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術學院成立“馬訓班”,引進契斯恰科夫教學體系,在寫實油畫造型、色彩以及主題性繪畫的創作上,創造出了一大批具有相當影響力的藝術作品。此后中國寫實油畫先后產生“革命現實主義”“新古典主義”“鄉土現實主義”“新學院派”等各種風格與流派,百家爭鳴精彩紛呈。新時期以來,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85新潮”使中國美術從“革命現實主義”一枝獨秀的格局裂變為向傳統與現代等面向的探索。而“中國寫實畫派”的成立作為回歸經典、回歸技藝、回歸大眾,堅持從油畫語言的“本源”和油畫內涵的“本質”的代表,吸收西方油畫精華,融入本土深厚的文化內涵,成長為根深葉茂的一脈。
太行喜事(油畫)180×350cm 2010-2014年/王沂東
上海灘——扇舞(油畫)150×80cm 1996年/陳逸飛
“中國寫實畫派”在成立之初就發表了自己的宣言,明確提出畫派的目標是建立高水準的中國當代寫實油畫學派,尊重傳統文化,強調人文和理性精神,追求畫面完美品質。秉持這一理念,“中國寫實畫派”緊隨當代社會的變革和發展,不斷豐富著自己的語言形式,適應新的社會審美需求,以東方的視角審視生命和自然,以持之以恒的藝術實踐來證明寫實主義在理性、道德和審美的恒久價值。并在新時代主題性繪畫創作上作出杰出的貢獻,表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蓬勃的生機。
手 機(油畫)90×55cm 2024年/朝 戈
鏡花緣之十二(油畫)160×120cm 2021年/龐茂琨
二十年前的一個夜晚,一群畫家在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的一間辦公室里著手籌劃這個寫實油畫的團體。二十年后的今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寫實畫派”將繼續秉承“盡精微,致廣大”的藝術理念,不斷探索和創新,為中國的藝術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
(本文作者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椅子上的縫紉機(油畫)120×100cm 2001年/郭潤文
暖 陽(油畫)50×80cm 2024年/林 茂
我和小徠卡(油畫)112×162cm 2024年/龍力游
凡心已熾(油畫)160×180cm 1999/鄭 藝
工 棚(油畫)220×200cm 2003-2004/徐唯辛
責任編輯:楊文軍
編輯:畫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