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熱點背后

“堅強的文化堡壘”

——生活書店創辦之初

2025年02月26日 09:03  |  作者:鄧濤 蘇典清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微信截圖_20250226085901

▲生活書店舊址

1932年7月,鄒韜奮、胡愈之(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徐伯昕(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等創辦于上海的出版機構——生活書店,前身乃1925年10月創辦的生活周刊社。

1949年7月,中共中央在《關于三聯書店今后工作方針的指示》中明確:“三聯書店與新華書店一樣,是黨領導下的書店”“過去在國民黨統治區及香港起過巨大的革命出版事業主要負責者的作用”“這個書店的工作人員,如鄒韜奮同志等,做了寶貴的工作”。

生活書店的最初組建

1932年7月1日,生活書店在上海開張營業,店址陶爾斐斯路(今興業路)42號。“除發行出版本社各卷匯訂本及單行本,原有之生活書報代辦部,寄售國內各種有價值之書報雜志,及代外埠讀者代購代訂各種正當書報等,亦歸生活書店辦理”。

胡愈之曾撰文回憶:“我向韜奮建議,把《生活周刊》改組為生活書店,除出刊物外,還可以出書。內部辦成生產合作社。”當月月初,即成立了生活出版合作社。

1933年初,鄒韜奮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7月,美國教授康恩著《革命文豪高爾基》在生活書店上海初版,鄒韜奮編譯了這部20萬字的著作。是年5月9日,魯迅看到《生活周刊》的出書廣告,給鄒韜奮寫了一封信,說這“實在是給中國青年的很好的贈品”,并告訴他:“我以為如果能有插圖,就更加有趣味。我有一本《高爾基畫像集》,從他壯年至老年的像都有,也有漫畫,倘要用,我可以奉借制版。制定后,用的是哪幾張,我可以將作者的姓名譯出來。”最終,鄒韜奮從魯迅提供的書中選了7張照片和1幅漫畫,加上自己找的3張照片,一同付印。11月,當時在魯迅家中避難的瞿秋白接連寫了兩篇書評——《關于高爾基的書》和《“非政治化的”高爾基》,極力推崇此書。

1933年7月8日,生活書店的內部組織——生活出版合作社舉行首次大會,通過胡愈之起草的合作社章程。14日,鄒韜奮乘佛爾第號輪船離開上海,赴海外考察歐美及蘇聯各國,生活書店便交由徐伯昕(法人代表)負責。12月,書店遷至霞飛路桃源坊,分設編輯部、經理部、出版部、營業部及財務部等諸部門。

創辦多種刊物

生活書店還創辦了《新生》周刊、《生活教育》半月刊、《世界知識》、《太白》《生活知識》半月刊等一批進步刊物。

《新生》周刊于1934年2月10日在滬創刊,杜重遠具名主編。該刊積極宣傳抗日救國,反對國民黨政府的綏靖政策,倡導發動“一場自己的反帝抗日的民族革命戰爭”。《新生》實際工作為《生活周刊》的班子,主持胡愈之,具體負責艾寒松。徐伯昕負責發行工作,很快《新生》的發行量逾10萬份。同月,《生活教育》半月刊(陶行知主持,白桃主編)自第三卷第1期起,交生活書店出版。

1934年9月16日,文學月刊《譯文》、以評述國際時事為主的半月刊《世界知識》創刊,20日文學半月刊《太白》創刊。前3期的《譯文》由魯迅主編(后改黃源),通過翻譯介紹蘇聯文學及其他國家的進步文學作品,突破了國民黨政府在文藝戰線上的封鎖,傳播進步文學思想。《世界知識》雜志籌辦者和初期實際主持人為胡愈之、畢云程、金仲華等。陳望道主編的《太白》,主要刊載諷刺和揭露黑暗現實的雜文。當月生活書店遷至福州路384弄4號臨街的一座樓房,開始出版由傅東華主編的《創作文庫》,首創十大銀行免費匯款購書業務。

1935年5月18日,評論書刊的月刊《讀書與出版》創刊,平心、艾寒松任主編。5月《新生》周刊出至第二卷第15期時,因發表艾寒松(署名易水)寫的《閑話皇帝》,泛論中外君主制度,提及日本天皇,日本駐滬總領事竟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為借口提出抗議。國民黨當局屈服于日方壓力,判處杜重遠徒刑1年零2個月,并于當年6月22日查封了《新生》周刊。時稱“新生事件”。

6月,《世界文庫》開始出版,連載世界文學名著和中國珍本古籍,由鄭振鐸主編。7月1日,《婦女生活》月刊在上海創刊,沈茲九主編。8月27日,鄒韜奮回到上海。這年秋天,他得知新知書店(理事長錢俊瑞,總經理徐雪寒)成立資金有困難,慨然允諾由生活書店投資1000元,予以資助。

10月10日,《生活知識》半月刊在滬創刊,沙千里、徐步主編。11月,韜奮請張仲實出任生活書店總編輯,聘金仲華為編輯部主任。11月16日,鄒韜奮主編的《大眾生活》周刊創刊,主要撰稿人有畢云程、金仲華、章乃器、杜重遠、沈茲九、陶行知、柳湜、沈雁冰(茅盾)等。周刊設有“星期評壇”“時事論文”“國內外通訊”“社會漫畫”“隨筆小品”“大眾信箱”等欄目。以“力求民族解放的實現,封建殘余的鏟除,個人主義的克服”為辦刊宗旨,主張團結抗日、民主自由。“一二·九”運動爆發后,大力宣傳抗日救亡,反對對日妥協,支持學生愛國運動。

《大眾生活》周刊與讀者聯系密切,曾在1個月內收到近萬封來信。最高發行數達20萬份,是當時國內銷量最大的刊物。

“革命出版事業主要負責者”

初創時,生活書店僅有職工30人,登記資本2000元。到1935年底向國民政府實業部作商號注冊時,資金數已達15萬元。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有設在上海的總店及廣州、漢口兩處分店。此后不到一年時間,在14個省擴充到55家分店,1938年總店遷往漢口繼而又移至重慶,并改稱總管理處。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總店遷回上海。1947年底又被迫遷到香港。1948年10月與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合并成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從成立到合并,生活書店總計出版發行期刊30余種和各類圖書逾千種。

(作者單位: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台湾久久三级日本三级少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伊人久久 |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 婷婷色香合缴缴情 |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