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加強知識產權執法司法保護 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會議新聞
涉外知識產權保護需加“速”提“質”
“前幾天我去杭州的DeepSeek公司調研,得知爆火的DeepSeek正引發海外搶注,涉及多個國家,并面臨商標糾紛。”2月21日上午,全國政協“加強知識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常委、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分享了這樣一則信息。
“當前,知識產權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和企業全球競爭利器的作用更加凸顯,美西方利用知識產權對我遏制打壓更加瘋狂。加強涉外知識產權保護,關乎國家安全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任務急迫,刻不容緩。”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專職副主席何志敏語氣堅定。
全國政協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也認為,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領域競爭異常激烈,西方國家頻繁以禁訴令、“長臂管轄”等司法手段打壓我國科技企業發展。“在關系國家大局和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充分利用好國際規則和法律武器,堅決捍衛我國司法主權,面向國際搶賽道。”陶凱元表示。
在何志敏看來,雖然近年來我國企業海外維權主動性及應訴成功率有所提高,但訴訟費動輒數百萬乃至數千萬美元,企業不堪重負,并且海外糾紛應對專業能力不足,迫切需要政府加強指導、協調和支持。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吳曉如也認為,在海外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動態方面,相關部門應提供更多培訓、指導,助力企業在國際化業務中行穩致遠。
“建議設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配備專業隊伍,制定必要政策,開展國別法律研究和維權指導,幫助企業和行業協會有效應對挑戰;探索設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基金,開發涉外知識產權保險產品;擴大駐外知識產權專員隊伍,幫助企業化解涉外糾紛。”何志敏說。
何志敏還提出,進一步完善并有效實施涉外知識產權制度規則,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際規則調整,擴大我國裁決的域外適用和影響力。
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對知識產權執法司法保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委員們認為,要充實對外斗爭法律“工具箱”,探索豐富涉外送達方式,加大對濫用管轄異議的規制力度。勇于瞄準國際科技和法律前沿實踐,結合影響性案件作出更多在國際上具有規則引領性的司法裁判,講好中國知識產權審判故事,彰顯我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同時,健全人才引進、選拔、使用、管理機制,建成用好知識產權專業審判人才平臺,培養鍛煉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知識產權司法領軍人才。
(本報記者 呂巍)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