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盟
民盟黑龍江省委會:建立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發現及應急處置機制
本報訊(記者 付欣博)“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是教育之基,關乎每一個孩子的未來與成長,更是龍江人才儲備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近日,在黑龍江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民盟黑龍江省委會指出,“當前,黑龍江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不少短板,如師資不足、體系不完善、協同機制不健全等,亟須全方位加強和改進。”
提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已刻不容緩,培養專業人才隊伍、完善教育體系迫在眉睫。
為此,民盟黑龍江省委會建議,應強化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加快推進“教聯體”建設,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消除體制機制障礙,營造協同育人良好氛圍。同時,教育行政部門應細化學校心理工作考核標準,將心理健康工作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評估以及領導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內容,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民盟黑龍江省委會認為,構建科學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監測體系同樣重要。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測評,保證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課課時充足,完善心理輔導室建設并確保日常開放,充分利用“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檔案。還要建立家庭、學校、醫院“三位一體”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體系以及智能監測系統,精準把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水平,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此外,在健全中小學心理健康干預機制方面,要建立心理健康問題高危學生發現及應急處置機制,推動心理輔導室轉變工作模式,從“被動等待”變為“主動出擊”,加強對重點學生群體的關心關注。同時,推動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診治信息醫校共享,建立順暢的學校、醫院轉介機制和康復學生的復學機制,切實保護學生隱私,讓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矯治和幫助。
民盟黑龍江省委會建議,堅持“五育并舉”促進心理健康。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德育思政、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各環節,從注重事后干預向“防未病”轉變,通過推進學生體質強健計劃、美育浸潤行動、勞動習慣養成計劃、科學教育促進計劃、青少年讀書行動等,滋養學生心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編輯:張子怡